《安妮日记》_读书笔记1200字
2018年8月16日
“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一个14岁的豆蔻少女安妮,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种憧憬。
对她而言,幸福仅仅是无云的天空中,灿烂的阳光,倾泻而下。可是仅仅因为是犹太人的原因,在纳粹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安妮这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愿景,也没有能够实现。两个家庭和一个单身汉8个人,在荷兰友人的帮助下,在“密室”中躲藏了2年以后,还是被盖世太保捕捉,投放到预示着死亡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两年多的炼狱生活折磨下,8人中,只有安妮的爸爸侥幸得以生存,并整理了女儿安妮的日记,让我们从另一个维度认识了纳粹暴行下的犹太人生活。
豆蔻年华的安妮,有着活泼开朗、乐观大方的性格,也有着同龄少女的懵懂和娇羞,对人生的好奇,对爱情的憧憬,对未来的期许,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对战争的声讨,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那份纯真和纯净。她的认知和学识已经超越了同龄人的思想。在如此恐怖的环境下,一个懵懂的花季少女,依然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人生的不幸,并用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感,让我们不得不用仰视的眼光去敬佩。
安妮的理想是当一位战地记者,一名作家。如果不是纳粹暴行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我想历史上一定会多了一位出类拔萃的女作家。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历史从来都是血淋淋的现实,犹如人生一样,但凡经过,就会成为过往,不会再以一种假设的形式从头再来。
掩卷沉思,辗转反侧中,回想起不久前读过的维多克·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与安妮一样,同是遭遇了纳粹暴行。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他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从集中营中生活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纳粹的另一种暴行。
弗兰克尔说,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从这个层面来说,只要你人生经历过的东西,都是你人生意义的一部分。因此,安妮尽管没有在豆蔻年华时代,看到无云的天空,看到灿烂的阳光,没有实现最简单的幸福。但是,她的日记告诉我们,她的人生仍然极具深刻而丰富的意义,而且那份意义是隽永的、深邃的。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她的心中,她看到了无云的天空,看到了灿烂的阳光,只不过那阳光中投下的阴影遮挡了她的视线。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意义地存在着。在自然大境中,我们仅仅是万物中的一分子,消除尘世中的纷扰和喧闹,享受自然中唾手可得的幸福,本来就是生命中最纯真最本色的美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犹如昙花一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光里,也把那份美好留在人间。无疑,安妮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