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全五册)》_读书笔记700字
这是一本看似很长却不长的集子,断断续续看了好些时候才看完。最初是因为看了《小狗包弟》那篇文章找到《随想录》,而后便看了起来。书里的字字句句确实如巴老所言,是他掏出自己的心给读者,是一本讲“真话的书”。
《随想录》中,我一面是为这巴老所讲的那些文革的事而胆战心惊,后怕,心有余悸,仿佛自己也经历了那可怕的十年。那十年,死去的让人悲痛,活着的饱受折磨。想想如果自己当真生在那个年代,指不定自己有没有勇气活下来。
另一面,也是我最欣赏的就是巴老写文章时候投入的那些情感。没有漂亮的字句,华丽的辞藻,就用着他那一片赤子之心将他爱的一切整个倾泻出来。他对萧珊的情感,他对哥哥的情感,他对老家的情感,他对友人的情感……所有的一切总让我惊叹究竟情感有多细腻,有多深沉,才能把这些时隔多年的点点点滴滴写得如此动人心弦。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为着这些真诚的情感总是情不自禁酸了眼眶,眼泪在里面打着转。
这些随想字里行间没有大喜大悲,呼天抢地,但是读来总让我感受到巴老藏在心底的难以言明的淡而深沉的悲伤。
常说“情深不寿”,但是巴老似乎是个反例。我想很大一个原因是这个老人从始至终心里总燃着一团炙热的火。即使自己伤痕累累,但依旧能怀抱着希望,笔尖流泄而出的文字也是那般温暖,让人觉得不管这世间再怎么黑暗,道路再怎么泥泞也能走下去。
他把给自己力量的作品文字化为心中不灭的火和希望,然后再用自己的笔将这份力量传递给他人。这也许就是他身为作家的责任感,是他对祖国和人民无私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