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半世繁华: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_精选读书笔记_1000字

《半世繁华: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_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

喜欢顾维钧源于《My 1919》,那位眉清目秀,在中华民族最低谷最弱势的时候,面对众多超级列强,正义凌然地用自己的外交专长与一口标准清晰地英语在巴黎和会上为中国力争主权,几经失去公正的谈判后,毅然决然地拒绝签字。这也是这么多年这部影片依然萦绕脑海,这个人物那么深刻,让人想要深入探索。可以说,巴黎和会是顾维钧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夜成名的地方。不仅强烈的民族气节感染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国际社会对他的外交专业和一口标准的英语一致好评。在如此风雨漂泊的国际地位时期,中国仍旧有优秀的青年层出不穷,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民族。看到顾维钧的晚年才顿悟他是上海人呀,和山水画家陆俨少一样都是嘉定人。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解放后顾维钧在上海的房子被充公。所以在嘉定的后人对这样的人物甚是陌生,只有一些老人谈到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激动万分。现在嘉定法华寺与嘉定博物馆还留存他的足迹与赠品。其实在清朝顾家在嘉定是大家族,其父是晚清银号总办,顾溶,字晴川。顾维钧,字少川,英语名:wellington Koo. 中国的民国是个人才济济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中华文化与西学的碰撞下而浸润的有志青年不仅肩负民族使命,也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顾维钧的英语与国际法驾驭得非常出色,父子两代的取名,以及他的英文名都让人过目难忘。他的第一段父母安排的婚姻与徐志摩很相似,但又有些不同,因为他反抗过,斗争过,努力过,但一年多以后仍旧勇敢地突破封建枷锁,不顾双方家庭与世俗的舆论,选择了离婚。之后的三段婚姻要比徐志摩强百倍、千倍。读到顾维钧晚年在外交舞台上的站队是遗憾的。也因为他特殊的职业舞台很难做到像陈寅恪大师不管哪个政治立场的人物或日本人来劝,坚决不站队,一心钻进自己酷爱的学术领域研究。顾维钧一开始是不站队的,慢慢地被蒋介石授予的职务头衔而不得不挂在了国民党麾下,当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在联合国任职的他感到如此尴尬,自己究竟为哪个政府,为哪个世人公认的中国在服务。跨国清朝、军阀割据、民国、抗日战争、内战时期、新中国那么多时局多变的年代,这位拥有民国三大美男子头衔的人,中国最著名两个半大外交家之一的人,在晚年和张学良一样在美国度过,似乎历史已让他们都迈不开沉重的脚步,只能遥寄相思。看了顾维钧传,虽然对他的政治生涯有些抱憾,但对他留给世人口述的英语回忆录非常有兴致,希望将来能读到他赠给他母校哥大的这本回忆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