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四书·佛教常识答问》_精选读书笔记600字
人生随波逐流,身外迷雾重重。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往往是盲人摸象、以孔窥豹,常有夜半临深之忧。我是谁、来自哪、到何处去,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我们所有的实践、学习、思考,都是为了拂去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面纱,逆流而上!
有人批评,对待宗教,不能从哲学、逻辑的角度去学习、思考。我理解这种说法背后的逻辑,因为任何宗教在逻辑底层都要承认一些先验的概念,否则便很难自洽。但除非神迹,否则宗教总是要构建起一个一个有说服力的思想体系,三大宗教经受过千百年来无数智者的指摘、批判,到今天依然有无数信众,正是因为他们都有先验之外经得起推敲的核心竞争力。
只用了一天就读完了赵朴初先生的这本小书。有些概念是第一次接触到,比如释迦摩尼是印度四大种姓当中的哪一种,比如西藏的朗达玛灭法,有些解说相当有趣,比如能否吃肉的问题,日本僧人结婚的问题,信众多寡与佛教兴盛的关系问题,过午不食的问题等等。
赵朴初先生是位仁者,也是智者,他说“假使人人依照五戒十善的准则行事,那么,人民就会和平康乐,社会就会安定团结,国家就会繁荣昌盛,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和平安乐的世界,一种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世界。这就是人间佛教所要达到的目的。”强调终极追求,才能忽略路径的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