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巴鲁克自传》_读书笔记700字
看自传的作用,是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成长路径,对我来说,比纯粹的说教式语录好的多。
书中有太多有意思的内容,而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人性的判断和使用。当然这方面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是楷模。巴鲁克的作品平台上貌似只有这么一本。我也有点期待Baruch: The Public Years这本书里的内容。不晓得张志雄的《投资大家》是否有翻译。
截取其中的一切桥段,做简单回味:
谈论约束和思考的必要性可能听起来像老派的布道词。不屑于理会古老真理的倾向,是给我们社会带来困扰的另一个原因。我们中很多人会倾听这些真理,对其中包含的原则也会点头认可,但就是不采取行动将真理付诸实践。既然我们不认真思考应用这些古老真理需要做到什么,那么它们依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令人悲哀的是,教育中的一些主要趋势似乎正在强化这种忽视行为。太多的学校非但不教导年轻人如何思考,反而认为如果让学生保持兴趣,自身的任务便告完成。课程是丰富了,囊括每一个能想到的科目,而训练方法却让人不敢苟同。专业化学校设法培养出技术专家,随之而来便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只是积累了大量信息就表明接受了良好教育。
但是,获得信息并不能有效地取代思考。不加判断和思考的信息几乎没什么价值。
受教育者需要的并非熟知专门细节,而是能够将不同问题看做相互关联的整体。在我们所处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事物独立存在。一切事物往往都与其他所有事物互有交集。如果希望使某个层面上的行动切实有效,通常需要在一些支持性层面上做出大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