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_读书笔记1200字
掩卷之时,恰逢组织上安排了一天“重走中共一大路”。上午在烟雨迷蒙中来到上海兴业路树德里107号石库门中共一大会址,下午乘车前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瞻仰一大会址,学习红船精神,感受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老一辈革命家们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一路听一路看,仿佛对本书的一些重要章节进行复习,不禁思索。
一、初心和使命
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98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从建党之时的53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9000万名党员的大党,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有韧性不任性,为了国家和民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对人类历史和世界走势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因初心而成立,因坚守使命而发展壮大。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并不缥缈,落实到每一名党员、每一项工作中,就是发挥好每个人应有的作用,像一部运转正常的机器,每个人就是一个零件,保证每个零件每个环节运转正常才能创造价值,走向复兴。
二、道路和制度
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部纲领性的文件,明确了要坚持和完善的13个方面制度,其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为13个制度的第一条,居于统领地位。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总书记说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比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我们新“四大发明”让生活更便捷、中央脱贫攻坚战略让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正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坚定道路走下去换来的,在西方人过的“平安夜”里,更多的中国人感受到了国家强大带来的安全感。
三、追寻与传承
如今重走一大路,更多的是追寻当年的足迹,在历史的厚重中感受与体悟。会址展出的桌子已不是当年开会的桌子,画舫也不是当年开会的画舫,但其中的寓意却是深远的。15位代表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历史。“红船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这种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诚然,15位代表他们迥异的人生之路,留给后人无限感慨,正如书中所引用鲁迅说的一段话: “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在淬炼中,愿我们都去渣成好钢,传承和弘扬好“红船精神”,不辜负自己的党员身份。
PS:今天参观结束我将这本书推荐给一起学习的同仁们看,可惜已经下架。本书排版有些缺陷,照片缺失也是bug,但不影响作者给人治学考究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