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书法全集3》_读书笔记_900字

《中国书法全集3》_读书笔记900字

汉字,即使看起来是简简单单的方块字,但它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在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中,流露着时代的芳芳。

写字像招待宾客一样,对满座高朋,要都照应得到,使他们融洽无问,谈笑风生,没有一个人处于一隅,感到寂寞。

通过字可以看人,也就是一个人的性情会影响他的文字,心境不同,写的字也会有所差异,这就如同写诗一样,诗人也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写出不同的文字。因此,无论是文字的形态还是文字的意蕴,都受人心境的影响。

善治书者讲求胸有全局。偏于静态的楷、隶、篆体自不必论。行书、草书看上去似乎是信手挥成,实际上更讲章法布白。特别是狂草,书者努力追求纵逸、飞动、险奇,其势如急风骤雨,变化莫测。
“字为心画”、“书以人贵”。前面一句话的意思是,字是人心理的外现。后面一句话的意思是,书法作品常以人品定其高下

一个人要使字写得美,必须做到心灵美;要使自己写出的字受人赏识,被誉为真美,惟有使自己有高尚的心灵才行。


在写文章中讲究留白,当然写字也讲求虚实结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让人感觉是在看一幅画,而不是几个字儿了。

虚实相生一幅书法,有笔画的地方是实处,而字与字间、行与行间则为虚处,一虚一实,要求使它们形成有机的整体,书法术语叫做“计白当黑”。

书法的创作是人的自然感情的流露,但这种流露必须中节、中理,不激不厉,和谐适当,本乎天地之心,使人性之美与自然之美得到协调统一。

道家讲艺术上的浪漫主义,认为审美应与实用分开,人不应刻意追求与功利结合在一起的美和满足生理上的快感。真正的美应是顺应自然、不受外界束缚而进入自由的一种精神境界。中和,也不是以一般人认为的不偏不倚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
中是不偏不倚,和是有所用但有规矩,一有所用就会有所偏倚,但是用中为规矩。
只知中而不用,那就没有和。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就是说的用。
没有用,中也是顽空。废物。
所以要守中,但是人在世上,总要做事情,总要动,外形要变化,才会“达到”而成为“天下之达道”。
动,外形变化又不失其中,就是中和。

中和为美中和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伦理、道德规范。《礼记》说: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