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植物》_读书笔记700字
以“植物”为主题,用无言生命的视角去体会《诗经》中人与自然的灵动关系,将细腻的诗词升华成沁人心扉的悲欢离合。
《诗经》是本通过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风景气象和动植物来反映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之所以流传千古,生命力依然如雪山流泉一样的神秘力量,面对传神、素朴、简洁的文字,生命会因某种感知的眼神和理解而展现怅茫和笑脸。
写这类解读诗词的书,尤其是这种解释四书五经的,大多是跳不出字里行间的诠释来流露自己真情实感的。而这本书,完全不一样,感觉更像是在读作者的随笔日记,布满了生活的气息。
注解不是冷冰冰地套用着想当然的理解,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有温度的对话。在作者笔下,注解像是读后的随笔和情怀的抒发,是根据自己生活阅历后的反思。读作者所写,并非是枯燥乏味地解释着文言语句的含义,更像是在读一篇篇抒情文。借人、借物、借景,这些外部的描写,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主题,并感慨着作者自己的经历阅历。
从内容上来看,作者是一个极其细腻的人。首先,在注释中,生僻字的读音并不是像语文课本里那样硬生生的一个括弧一组拼音,而是在拼音后放入了同音调的常用字,助人认知。随后,对应白话文含义中,也是举生活常见之例,将心比心地为读者提供详尽的理解方式,宛若夏季的一丝凉风和冬季的一团炉火。再者说,文中还有“候补”和“别注”,来细化点滴,充实作者自己的生活细节及内心感受,从而能让读者产生浓厚的共情性。
有心的读物背后必定是个有心之人,用心对待别人,细心完成作品,这书读起来的意义就变得愈发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