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_读书笔记_5000字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_读书笔记5000字

◆ 第101章 举棋不定

>> 举棋不定这则成语原意指举起棋子不知走哪一步好,后来常用以比喻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

>> 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 第102章 鞠躬尽瘁

>> 鞠躬尽瘁指为了工作或事业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 “开诚布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为成语“开诚布公”,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 第103章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

>> 只要翻开书本看,总会有好处的。

>> 只要翻开书本看,总会有好处的。

◆ 第104章 开门揖盗

开门揖盗

>> 打开大门,拱手迎接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取祸患。

>> 打开大门,拱手迎接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取祸患。

◆ 第105章 开天辟地

>> 五岳就是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变来的:东岳泰山是他高昂的头;西岳华山是他的脚;中岳嵩山是他隆起的肚子;而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则是他的两个肩胛

>> 开天辟地这则成语原来指盘古创造天和地,后来指“有史以来”的意思

◆ 第106章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 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 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 第107章 空前绝后

[zhòu]

同“谣”。[yóu]

〈书〉同‘由⑦’。

>> 繇

>> 繇

空前绝后

>> 以前不曾有过,今后不会再有。形容超绝古今,独一无二。也作“光前绝后”。

>> 以前不曾有过,今后不会再有。形容超绝古今,独一无二。也作“光前绝后”。

◆ 第108章 口若悬河

>> 口若悬河原意指人讲起话来就像倒悬的瀑布一样倾泻直下,滔滔不绝。用来比喻一个人口才好,能言善辩,也比喻十分健谈。

◆ 第109章 脍炙人口

>> 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原意是指人人爱吃的细肉和烤肉。后人常用它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颂的人。

>> 旷日持久这则成语的含义是荒废时间,拖延太久。

◆ 第110章 困兽犹斗

>> 困兽犹斗原意是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的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多含贬义。

◆ 第111章 滥竽充数

>> 滥竽:冒充会吹竽的人。充数:凑数。

◆释义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凑数。

◆ 第112章 老当益壮

>> 老当益壮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年纪虽老,志气反而更加豪壮。

◆ 第113章 老骥伏枥

>> 老骥伏枥是指衰老的骏马即使卧在马槽旁,心也向往着一日千里的飞奔,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保持着雄心壮志、从不服输的斗志与精神。

◆ 第114章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 现在一般用于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了解规律

>> 现在一般用于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了解规律

◆ 第115章 乐不思蜀

>> 司马昭去看望刘禅,问他:“你很想念蜀国吧?”刘禅笑嘻嘻地回答说:“这儿快乐得很,我不想念蜀国(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 比喻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

>> 比喻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

◆ 第116章 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

>> 形容高兴过度而引来悲伤的事情。

>> 形容高兴过度而引来悲伤的事情。

◆ 第117章 励精图治

>> 励精图治这则成语意思是振奋精神从事治理国家的事业

◆ 第118章 厉兵秣马

厉兵秣马

>> 磨好武器,喂饱马匹。指作好了战斗准备。

>> 磨好武器,喂饱马匹。指作好了战斗准备。

◆ 第119章 梁上君子

>> 古代窃贼行窃时,往往躲在屋梁上,故名梁上君子。后来,“梁上君子”就成为“窃贼”的代称。

◆ 第120章 流言蜚语

>> 流言蜚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社会上流行的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 第121章 柳暗花明

>> 柳暗花明这则成语的意思原指绿柳掩映,繁花似锦,阳光明媚的景象。后世用来比喻事态眼看已无发展的余地,忽然又出现了转机。

◆ 第122章 满城风雨

满城风雨

>> 形容消息传出后,引起轰动,到处议论纷纷。

>> 形容消息传出后,引起轰动,到处议论纷纷。

◆ 第123章 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

>>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 第124章 盲人摸象

>> 盲人摸象比喻观察事物只看到了一部分,却自以为看到了整体,表示认识事物片面、狭窄。

◆ 第125章 毛遂自荐

>>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 第126章 门可罗雀

>>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 门可罗雀原指因门前冷落而落满了麻雀。形容人一失势或穷困潦倒,来访的客人很少,门前冷清。

◆ 第127章 孟母三迁

>> 孟子的母亲三次迁移住所;比喻父母注重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教育。

◆ 第128章 名落孙山

>> 解试录取名单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至于您的儿子那就更落在孙山的后面了(没考上)。

◆释义

指的是考试落榜。

名落孙山

>> 指的是考试落榜

◆ 第129章 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

>>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 第130章 明察秋毫

>> 明察秋毫原意是目力极好,能看见秋天鸟雀新长出的细小绒毛,比喻顾小失大。现在用此成语比喻做事精细,心思缜密,对很小的事能看得清楚彻底,一般形容人断案、处理纠纷时明辨是非,客观公正。

◆ 第131章 明目张胆

明目张胆

>> 原意是褒义的,今意为做坏事情没有顾忌,公开作恶。

>> 原意是褒义的,今意为做坏事情没有顾忌,公开作恶。

◆ 第132章 目不识丁

目不识丁

>> 形容一字不识,没有一点文化

>> 形容一字不识,没有一点文化

◆ 第133章 南柯一梦

南柯一梦

>> 指做梦。比喻一场空欢喜

>> 指做梦。比喻一场空欢喜

◆ 第134章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

>> 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 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 第135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 比喻宁愿为正义而牺牲,也不愿荀且偷生。

>> 比喻宁愿为正义而牺牲,也不愿荀且偷生。

◆ 第136章 弄巧成拙

弄巧成拙

>> 原想卖弄聪明,反而做了蠢事

>> 原想卖弄聪明,反而做了蠢事

◆ 第137章 怒发冲冠

>> 怒发冲冠意思头发被怒气冲得直立起来,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异常愤怒。

◆ 第138章 呕心沥血

呕心沥血

>> 指费尽心思。多用于文艺创作

>> 指费尽心思。多用于文艺创作

◆ 第139章 盘根错节

[zhì]

(动) 排定。

>> 骘

>> 骘

盘根错节

>> 原形容树木根干盘曲,枝节交错,不易砍伐。后比喻事情错综复杂,很难处理。

>> 原形容树木根干盘曲,枝节交错,不易砍伐。后比喻事情错综复杂,很难处理。

◆ 第140章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不成熟的意见或文字,引出别人的高见。

>>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不成熟的意见或文字,引出别人的高见。

◆ 第141章 匹夫之勇

匹夫之勇

>>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

>>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

◆ 第142章 披荆斩棘

>> 披荆斩棘字面意思是拨开长满尖刺的草,砍断坚韧的藤条。比喻克服了种种困难,清除了许多障碍,一路前进。

◆ 第143章 破镜重圆

破镜重圆

>> 比喻夫妻离散后又相聚

>> 比喻夫妻离散后又相聚

◆ 第144章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

>> 原意指打破饭锅,弄沉渡船,以示决一死战。比喻决心奋斗到底,决不后退。

>> 原意指打破饭锅,弄沉渡船,以示决一死战。比喻决心奋斗到底,决不后退。

◆ 第145章 扑朔迷离

[zhì fēng mù yǔ]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 栉风沐雨

>> 栉风沐雨

[bǎi gǎn jiāo jí]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 百感交集

>> 百感交集

扑朔迷离

>> 指难辨兔的雌雄。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 指难辨兔的雌雄。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 第146章 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

>> 是说雕琢一件器物,要不停地去镂刻才能成功。

>> 是说雕琢一件器物,要不停地去镂刻才能成功。

◆ 第147章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

>>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 第148章 千钧一发

>> 千钧一发其意思是一缕头发系上千钧重的重物。后用来比喻形势或处境相当危险。

◆ 第149章 千人所指

>> 千人所指形容行径恶劣,遭众人谴责唾弃。

◆ 第150章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

>> 比喻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 比喻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 第151章 气壮山河

[qì]

(副) 〈书〉屡次:~来问讯。另见jí。[jí]

(副) 〈书〉急迫地:~待解决。

>> 亟

>> 亟

气壮山河

>> 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

>> 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

◆ 第152章 前功尽弃

前功尽弃

>> 以前的功劳完全丢失。亦指过去的努力完全白费。

>> 以前的功劳完全丢失。亦指过去的努力完全白费。

◆ 第153章 黔驴技穷

黔驴技穷

>>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再没有什么能耐了。

>>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再没有什么能耐了。

◆ 第154章 青出于蓝

>> 青出于蓝的意思是蓝色由蓼蓝草提炼而来,却比蓼蓝草颜色更深。用来比喻学生超过了老师,后人胜过了前人。

◆ 第155章 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

>> 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杆骑在裆下当做马。

>> 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杆骑在裆下当做马。

◆ 第156章 青云直上

>> 青云直上其意思是比喻人直线上升到显眼的位置。

◆ 第157章 倾国倾城

>> 倾国倾城字面意思是使全城乃至全国的人为之倾倒。后来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 第158章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

>> 比喻用他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 比喻用他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 第159章 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

>>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指罪行多得写都写不完。

>>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指罪行多得写都写不完。

◆ 第160章 穷兵黩武

>> 穷兵黩武意思是用尽所有兵力,好战不休。

◆ 第161章 孺子可教

孺子可教

>> 小孩能够被教诲,被塑造。

>> 小孩能够被教诲,被塑造。

◆ 第162章 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 本来形容笔力强劲。后用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 本来形容笔力强劲。后用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 第163章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

>>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

>>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

◆ 第164章 三顾茅庐

>> 三顾茅庐原来是指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草舍中拜访。后人常用此成语来形容诚心诚意地多次专程访问或多次邀请。

◆ 第165章 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

>> 再三命令、告诫

>> 再三命令、告诫

◆ 第166章 杀鸡儆猴

>> 成语“杀鸡儆猴”比喻惩罚一个,警告其余。

>> 杀鸡取卵字面意思很明了,就是杀了鸡,从鸡肚子里找鸡蛋。后来用它比喻目光短浅,没有长远打算,只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也用它形容牟取暴利不顾后果的行为。

>> 上行下效”来形容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么做。

◆ 第167章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

>> 表面上声张攻打这一边。实际上却攻打那一边。

>> 表面上声张攻打这一边。实际上却攻打那一边。

◆ 第168章 盛气凌人

触龙说赵太后

>> 秦攻赵,赵危,求助于齐。

齐王接到求援信后,表示一定要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去做人质方肯出兵援助。

>> 秦攻赵,赵危,求助于齐。

齐王接到求援信后,表示一定要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去做人质方肯出兵援助。

>> 盛气凌人是指骄横的气势威逼着别人的样子。

◆ 第169章 石破天惊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意思是李凭所弹的箜篌是如此的激昂高亢,以至于震碎了女娲炼石补天之处的巨石,惊动了天公,引起一场绵绵秋雨。“石破天惊”即源于此诗,表示有惊天动地之势。

>> 石破天惊原意指李凭的箜篌气势恢弘,有惊天动地之势。后人用此形容文章或某一事件的发展非常惊人。

◆ 第170章 食不甘味

>> 食不甘味指吃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形容某人心中忧虑不安,挂念着某件事情,或者是因忙碌操劳,以至于吃饭都没有味道

◆ 第171章 食言而肥

>> 食言而肥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贪便宜。

>> 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 第172章 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

>>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 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

>> 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 第173章 受宠若惊

>> 受宠若惊”。

◆释义

指人突然受到过分的赏识,心被震动,感到高兴和不安。

水落石出

>> 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

>> 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

◆ 第174章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