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一个人的朝圣》_读书笔记_1300字

《一个人的朝圣》_读书笔记1300字

看完书,一定要留下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开头。

想起书里哈罗德那个老头,有多少人的人生不过是像他出走之前那样,即使到了垂暮之年,生活还是一样一成不变呢?

最有印象的是那句话,“年轻时,看见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定会井井有条。从来没有想过到六十三岁时会是这个混乱样子。”

有时候生活完全磨去我们的棱角,得过且过,总以为等我们再成熟点,或者到老了,生活就会不一样,可是你一丝努力都不做,怎么让生活不一样?

我费尽了力气想要爬出自己的原生家庭,却发现大多数时候还是逃不过原生家庭的捆绑,即使我做出最大的努力,我都不可能完全逃脱那些影响,但是那又怎样呢,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过去和现在不一样,我无法决定过去,但我可以选择当下的自己怎么做,就像那天当我惊异的看到老公和我爸一样愤怒的,可怕的表情后,我后来告诉自己,即使相像,但他们不是同一个人,我必须把这两者区分开来,他们也确实,不是一样的人,如果我沉浸在过去的悲伤里,就是让过去决定我的现在,但现在跟以前已经完全不一样,我完全可以主宰我自己的生活。


我们对某件事情产生的大多数的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当下的事件触发了我们往日的伤痛,而区分过去与现在尤其重要。是要让过去的伤痛一直奴役你,还是选择清醒的看到当下,这点很重要。


哈罗德和莫琳直到衰老,才慢慢又重新开始了解彼此,珍惜彼此,还有真诚的互相沟通,这中间他们冷战了几十年,怨恨了几十年,如果不是因为哈罗德的出走,他们可能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因为什么呢?一个自卑到尘埃,一个渐渐完全看不到对方的优点,生活只剩下了过一天算一天,除了抱怨,没有什么不同。


有多少的夫妻不是这样?曾经激情,浪漫,对对方的欣赏,全变成了柴米油盐,不满,枯燥,乏味。


我发现我和我老公,慢慢变成了彼此怄气,倔强,谁也不肯让谁的阶段,我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虽然我总觉得他完全不理解我,总是质疑我,挑我的刺,可我又何尝真正试着去理解他呢?在两方的冲突中,最难的是一方全然放下自己的好恶,情绪,去看见对方,理解对方,如果我试着放下自己那股倔强,全然的看见他,事情会怎样呢?


我知道他是针对我,但又不是针对我,他对我不满意,又何尝不是因为他对自己不满意呢?如果我只是看到这一点,而不把他的针对,质疑,看作是对我,因为那确实也只是一个矛头,事情会不会完全不一样呢?


他对事情的所有看法,所有情绪,都是基于从前环境对他的影响,如果他对我哪件事不满意,只能说明在他的世界观里,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对的,并不因为我是谁而会有什么改变,而对于我而言,他的不满也仅仅是他的不满,跟我又有多少的关系呢?


两个人之中,总有一个先要放下,放下自己的好恶,去接纳另一个人的本真,我们两个,都会轻松很多吧。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但我不想如书中这对老夫妻一样,直到快死了,才意识到从前的自己有多顽固,虚度的是彼此的生命,生活本可以更精彩,为何要让那一丝执念控制自己的大半辈子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