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改变人类未来的4大力量》_读书笔记700字
如果按照主旨来说本书可以拆成两本,一本叫做富足的增长,一本叫做富足的基础。
相比<增长的极限>的作者,本书作者绝对属于未来乐观派。可能就像作者自己提到的,人类总是局部乐观,而全局悲观。
书中设计了三层富足金字塔结构,底层包含了食物,水,住所。作者认为获得该部分富足的方法是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生产逻辑完成的,需要持续进行生产方式创新。
中层包括了能源,通讯技术,教育。其实直到读完都不太理解作者为何把能源在中层而不是底层。通讯技术加快了信息流动。在本章中,对作者有句话印象特别深刻 知识互换是非零和增长。在教育部分,不禁思考这100年周遭变化是有多快,而唯有教育方式不变。而这种不变的教育是否还适合当今社会,另外这个社会要的究竟是什么教育?作者说未来孩子们需要的是创造精神,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是别人指导,而是自己的知识建构。 而<指数型组织>作者对于未来教育的观点是需要的仅仅是提出问题和合作能力,因为未来你将通过与机器合作,解决问题。而<关键性提问>提到关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系时,则说只要你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很快你便能找到答案。而在指导和构建关系上,<一分钟经理人>提到自驱,所以个人觉得应该是侧面支持,主动自驱,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
顶层中的自由和风险承受能力,需要每个人心态上的调整,喜欢书中引用的一句话,头发着火的人自然能找到池塘,我们是否能给失败足够的鼓励,并从失败中学习,而今天疯狂的失败可能正是明天正常的成功。
时间总不会因为祈求而怜悯的放慢脚步。不管是乐观还是悲观。总该向前一直跑,跌倒了也别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