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值得过吗:托尔斯泰智慧日历》_读书笔记1600字
本书是托尔斯泰晚年心血的结晶,集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学问的大成,教人如何获得智慧、如何反省、如何为人处世。人人都可从书中不同程度获益,我获益较多,也是本书论述较多的,是感悟了一些在人际关系中尊重他人的重要性。现代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十分脆弱,只要一方稍微疏忽一下尊重,就会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可能,一句无足轻重的话、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就足以失去多年的友情;网络、博客因观点不合就会出现许多出言不逊。
事实上,只要你有观点,就一定有对立面。所以西方聊天只谈天气,不谈时事政治宗教。但谈天气也有对立面,孔子故乡就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来到孔子家门,遇见孔子的学生,问到: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说一年有几季?学生答到:一年当然有四季。这人说:你错了,一年只有三季。双方为此争论起来。争论间孔子出现了,学生急忙问孔子:老师,您说一年有几季?孔子说:一年有三季。那人得意地走了。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明明一年有四季,您怎么说一年有三季呢?孔子说:你不知道,他是蝉虫化的,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三季。
托尔斯泰说: 必须尊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就是包括伤害过你的人,犯过无法原谅的错误的人,行为举止粗鲁态度恶劣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拒绝承当并一味推卸和逃避责任的人,很坏却不自知的人,自私自利的人,谎话连篇的人,等等。是的,我们要尊重他们,对他们报以微笑,以礼貌的态度对待他们。为什么?因为得到尊重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我们应该用我们期待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就是说,我们应该像我们期待别人尊重我们的权利那样谨慎地尊重别人的权利”。
尊重他人,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宽容,也尊重了我们自己。然而人是感情动物,有些人确实让人难以尊重怎么办?应该至少对他们表现出专业的态度,并注意不应受其负面情绪的影响。社交圈有些人难以让人表示礼貌怎么办?可以与他们保持距离,避免不良的互动。 人是面镜子,如果你不喜欢某些人并不尊重他们时,他们是会感觉到的,并会以此回报你,这样就会进入负循环。
“无论你信仰的是哪一种宗教, 你都应该对怀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表示尊重”。因为不同宗教而斗个你死我活的事实过去已十分多,这就告诉我们: 当我们从自己的角度认定某些人是否值得尊重时,我们的判断未必符合客观实际。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背景,教养,文化,教育,信仰,思维方式和环境方面等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让彼此之间无法定义行为,性格,行为和态度的统一标准。所以尊重他人,了解和适应不同的人,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和观点,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更多,接受更多,得到更多。 这也正是我们生活之旅的意义所在。
“只有把自己看成是一种精神的人才能懂得并尊重他人的尊严。这样的人不会自甘堕落,去做品德高尚的人不愿意做的任何事情”。尝试换位思考、尝试站在对立面或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较为客观,而且要做到对事不对人。 当我们对他人尊重时,我们实际上也是在尊重自己,因为我们向他人展示了我们希望得到的回报。当你尊重自己时,他人也会尊重你。
我们应对不同的人实行不同程度的尊重。现实中有些事情很具讽刺意味: 人们倾向于对陌生人或几乎不了解的人比对与我们亲近的人(例如家庭成员)更多地尊重。我们通常对配偶、兄弟姐妹、好朋友不注意礼貌,常“刀子嘴豆腐心”,其实这是损害感情的,应该把好话,礼貌,尊重时刻放在亲近的人那里。
“帮助应该是相互的。此外,那些接受别人帮助与支援的人,不仅应该用金钱来回报对方,而且还应该用关爱、尊重和感激来回报对方”。有些人是把亲戚朋友间的雪中送炭以请吃饭作为回报,请吃了一顿饭就扯平了,啥都不欠了。难怪现在友谊、感情越来越不值钱。
这本书可谓世间的佳作,82岁的托尔斯泰对本书的原定目标是向尽可能多的人传递智慧,“以飨千千万万的读者”。本书如《论语》一样,值得时常翻阅,作为精神指导。能保持与人和谐相处,就能收获慈爱、平和、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