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上)》_精选读书笔记1200字
纯阳书评《第五项修炼》(修订版)系统思考的又一力作。堪称与《系统化思维导论》和《系统思考》一脉相承,在思维逻辑上体现了极妙的相成相济的关系。其中《系统化思维导论》重在开理论之先河,重点阐释一这种不同于传统分科视角的新思维和新理念,强调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新角度,这种角度既上承哲学,又下接学科,既接受分门别类,又体现集成整合,既关注部分,又强调全局,也讲究部分如何整合为全局。而《系统思考》则更加注重实务,重在说明这种系统化思考如何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具体问题中去把握各要素间的有机关系,并通过这种系统化分析,找到真正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的有效措施。说到这里有关系统化思考的问题似乎功德圆满了,既有原理,又有工具,还有方法,但是《第五项修炼》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问题远没完呢!他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有深度,虽然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是一样的支离破碎,都只能看到事物的某个部分,很少能够以系统化的方式看到事物全貌,这就是人们的认知现状,一个人如此,一个组织更是如此。在这种环境中,即使有一个人能够以一种整体观看事物,分析问题,他的这种可贵的洞察并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不会得到组织的接受,为什么?因为他的心智模式与组织中其他人的心智模式已经大相径庭,人们无法理解这种超出自己心智模式的洞察。所以带来的问题就是尽管系统化思考显然距离真理更近一些,但是却距离人们和组织的认知更远一些。
很显然,因为组织是由人构成的,所以没有组织的系统化思考就没有人的系统化思考,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成立的,没有人的系统化思考也就没有组织的系统化思考,所以接下来的课题就是如何让人们都接受系统化思考,进而让组织接受系统化思考?
作者的解决思路是把系统化思考本身和如何让人、组织接受系统化思考整合起来,通过五项修炼来一并完成。这五项修炼分别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组织学习和系统思考。作者把系统思考列为第五项修炼,其实按照作者的论述逻辑和主体思想,这个第五项修炼才是修炼的核心和关键,因为系统思考本身既是修炼的目标,而且也是这五项修炼本身的内在张力,没有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没有了方向,没有系统思考心智模式也没有修炼标准,没有系统思考共同愿景也没有基础,没有系统思考组织学习也没有了可能。五项修炼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也有必要按系统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点五项修炼是符合反身性的,自我超越是修炼的动力,心智模式是修炼的勇气,共同愿景是修炼的承诺,组织学习是修炼的目标,是内涵了系统思考的目的。
学习型组织、系统性思考是一个当年很火的理念,这几年显然是一个越来越冷的概念了,但是受不受追捧显然无碍于理念本身的价值。那么最后我们自问一个问题,作者理念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可能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种理念本身的过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把握不好的话,可能会对组织和个人带来伤筋动骨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