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间》_读书笔记900字
「15/50」本书是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中的一本,因去年读过《异类》之后对作者印象深刻,因为一直以来对「决策」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偶然间找到这本一探究竟。读之前看豆瓣评分只有7.4分,评价人数也只有几百人,所以还是将信将疑,读完觉得还是有不少闪光瞬间,值得!全书都在讲潜意识是如何影响做决策的?案例丰富,但读完总觉得不过瘾,所以给7.5分吧,接下来说说我的收获与总结:
作者极力推崇“薄片分析法”——即一个人在转瞬之间做出的决策与长时间结论所差无几。但潜意识往往易受到自身体验、经历、所处环境的影响,专家与常人在短时间决策的准确度相差非常大。
一、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眨眼之间做出决策(快速建立认知)呢?
1.培养直觉,深入了解决策对象,如用户的心理、情感和需求等
2.理性分析:在众多线索中筛选有效信息,抓住核心,不要被次要因素所干扰
书中第五章例举的里佩尔将军的例子可谓全书高光“我们要掌握主动权,也要失控:把控整体战略,但在具体实施细节上要能够变通(灵活利用自身的才智和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二、如何了解人们的需求?
产品经理们似乎深谙此话题,那么你真的掌握了吗?书中例举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例子值得深思,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调研结果不可信,不可信的是调研方法——我们会发现想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首先要确定自己所偏重的是哪一方面?
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很多时候问题并不一定出在产品上,因为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本身就不只是局限在产品本身,还包括了品牌、形象、包装、商标等一众因素,而任何一环都会转移到使用产品上——包装丑,产品再好,消费者会觉得你这个产品不太行。
三、看完这本书,我不会再追问一个人对陌生事物的解释了
“人们可以对陌生事物做出判断,但很难准确解释…当人们被迫对自己的判断做出解释时,使用薄片法原本浅显易懂的东西,却变得晦涩难懂了”。这一点我也十分认同,日常生活中此类经历屡见不鲜,下次我绝不会对一个无法解释的事情急匆匆地冠以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