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_精选读书笔记_800字

《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_精选读书笔记800字

谨以此书评纪念南京大屠杀(1937.12.13 - 2019.12.13)
去年今日,我评说了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每敲下一个字,这个美丽、睿智、坚毅的女子形象便在脑海中浮现并逐渐清晰。如此知性的美丽来自怎样一个家族?这个家族与南京大屠杀又有何渊源?她的童年时光、读书年代、初涉职场、成家立业都经历了什么,遇到了哪些人?她是如何选题,搜集资料并写就三本著作—《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又名《蚕丝》)、《南京大屠杀》和《在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是什么逼迫她走向绝路(饮弹自尽)?坊间传闻,日本右翼的恐吓、威胁是致使她精神崩溃的主要原因吗?这些疑问与好奇鼓动着我翻开了张纯如的传记《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曾经有自闭倾向的小女孩慢慢蜕变成擅长演讲、鼓舞人心的作家和历史学者。写作的天赋植根于她家族的血脉,辅以求知若渴的广泛、大量地阅读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成就了她的梦想和事业。纵观全书,详尽的心路历程的描述,尤其是迫近死亡前以天为单位计算的倒计时,在我看来,就像不经意间埋下的处处伏笔,它们勾勒出张纯如去世的外因—理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及用量不当和隐约间听闻张纯如提及的日本右翼分子的恐吓,以及内因—始终如一的争强好胜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你无法武断地判定谁是压倒张纯如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无法否定内因在成就张纯如的同时与外因共同折磨着这个美丽的女子……
本书—《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作者张盈盈,张纯如的母亲,不是专业作家,所以全书的文字读来更像是生活点滴的记录,但情感真挚,文风优雅、亲切,内容详实、全面。作为生物学博士的母亲与理论物理学博士的父亲是张纯如成长道路上的明灯,是家人亦是朋友,这部分描述对于养育子女的读者应有很多启发。同时,关于张纯如襁褓时期的生活片段,更像是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和艾米婚后生活的场景模拟,读之有趣,印象深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