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_读书笔记_700字

《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_读书笔记700字

早年拜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龍女士筆下的台灣影響了我——那片刻的抉擇卻成為永久的訣別,家鄉的人和土地,因為歷史的戲弄,成為了永久的泡影。風雨飄搖的台灣,衝擊著我,我不能自已,深深地開始關注這個亞細亞的孤兒。
今日再讀《野火集》,和前些年的感受稍有不同。不再驚異於兩蔣威權下的荒誕,卻讓我震驚的是,三十年前龍女士筆下的文字,正巧預言了今天海峽這邊的現實。「新時代的車轍沿著對岸兩蔣時期輾過的道路又碾了一次」,讀到「奧維爾的台灣?」一章時,我留下了這樣的評價⋯⋯
成為龍部長之後的龍應台沒有急切地要用野火把舊世代的一切燒乾淨,她開始反思起當前的困境來。正如她所說的「文化人把民主想像得太浪漫化」「威權不是唯一面臨的問題」,在不一樣的角度,她開始思索台灣的未來。
台灣已然離開威權三十年,然而大陸呢?縱使再給三十年,也未必能有好的轉變。台灣當前的紛亂和停滯,不是因為民主錯了,只是除了民主以外,還有太多的難題。這是迷信精英治國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不願直面的,也是狺狺狂吠的三姓家奴假裝看不見的。如若真在乎這篇土地,則會把目光落在身邊的人上,而不是在鏡頭前傲慢地賣弄起學者的人設來。
在台灣,雖然有急切表演的政治家,在大陸幸而也有單純善良的行動者。作為公民社會元年的2010,有過多少推動環境轉變的個體,他們和三十年前那些「蓄滿能量的一代人」一樣,差一點就讓我們走入另一個環境⋯⋯《南週》正是如此,而今事過境遷,回看當年的文稿不禁讓人唏噓。
我們下一次接近現代文明,又將會是哪一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