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忏悔录》展现的是托翁思想的探索过程,而非某一具体思想的呈现,从“生命是虚空和罪恶”到“信仰为生命提供了可能”再到“回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原点”和对教义的质疑,到最后得出自己的原则:“任何一种无法解释的原理在我看来,都是理智的局限性导致的必然结果,而不是我有义务一定要去相信它。 教义中存在真理,对此我深信不疑;但其中也存在谎言,这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我应该找出真理和谎言,并把它们区分开。”
作为一名读者,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托翁呈现在《忏悔录》中的思想也经历了从质疑到渐趋赞同的过程,他得到的原则也是我在信奉着的。尾声的那个梦是以平静的心灵去感知生活的平衡支点,或许因为我还处于“无知”和“享乐”的阶段,又或许因为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幸运,因此对那种悬在半空的恐惧知之甚少,尽管曾有体会但也浅尝辄止。虽然我并不认同生命是虚空和罪恶,也不想走毁灭和苟且的道路,但我倒十分愿意自己被佛祖普渡,“把生命之树连根拔除”,我可以饶有兴致地过我被赐予的这有限的一生,但对于更久的、往后的生命毫无期待,所以或许也是我最初不能理解他为何定要死抠“永恒的生命”的原因吧。
托翁并未能给出“生命的意义”的答案(这本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但正是这一“上下求索”的过程弥足珍贵。其极为深刻的思辨性决定了这绝不是一部可以泛泛而读的作品,而是需要凝神聚力、含英咀华的一部心灵之作,从“野兽、巨龙、老鼠和蜂蜜”往后的诸多章节都值得一读再读,一悟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