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_读书笔记_1000字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_读书笔记1000字

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还要注意身体谬言所传递的信息是否符合自己的教育目的,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表情。

表情是一种丰富而有感染力的身体语言,它能表达喜、怒、哀、乐、思、惊、恐等情感。父母的表情能够向孩子传递许多信息,如果说孩子的情绪像温度计,父母的表情就像气温。有人对父母的表情在孩子心理上产生的无声效应,做过这样的描绘:父母和蔼慈祥,孩子就会轻松愉快;父母大方庄重,孩子就会产生尊重、信任感;

父母镇定从容,孩子心情就会平静稳定;父母热情洋溢,孩子就会精神振奋;父母激动振奋,孩子就会情绪高涨;父母亲切微笑,孩子就会满足高兴;父母沉思默想,孩子就会疑虑重重;父母生气发怒,孩子就会害怕惊畏;父母神色严肃,孩子就会紧张压抑;等等。

其次,身体的姿势、动作也会辅助父母的信息和情感表达。

现代家庭教育的学者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流方式。孩子年龄越小,身体接触对孩子心理影响越大。有一位学者作了这样的描绘:在孩子恐惧的时候,将他抱在怀里,可以表示你的安慰;在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拍拍他的头、肩或手,可以表示你的称赞和鼓励;在孩子痛苦的时候,抚摸孩子的头,可以表示你的同情;在孩子委屈哭泣的时候,轻轻将他拥抱,可以表示你对他的理解或共鸣……在动作方面,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奇特的规律: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们在交谈时,动作和姿势容易产生相互影响,好像两人在重复着同一动作。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姿势反射”。根据这个规律,当对方开始紧张时,我们如果能与对方动作保持同步,就可能使对方稍稍安下心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在和孩子玩时,能和孩子做同样的动作,孩子就非常喜欢你,对你有亲切感,愿意和你玩。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还要学会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以此来“透视”孩子的内心世界。

比如一位母亲在与孩子谈话时,十分注意孩子的眼神。她说:

“孩子眼神定向专注,表示注意力集中;走神表示思想开小差;眼珠发亮,表示思维活跃;眼珠放光,表示懂了;眼珠不亮,表示在思考,但还不明白;眼珠亮点闪烁,表示思想上处于矛盾斗争中;眼睛湿润,表示激动;等等。”

不同孩子的心理活动状态反映的身体语言不一定相似,但只要父母认真观察,就不难掌握孩子的身体语言特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