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_精选读书笔记_1400字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_精选读书笔记1400字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谢利·卡根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因其穿着牛仔裤、帆布鞋,一脸大胡子,坐在讲台上讲课的视频在网络上出现后,许多中国年轻人都认识了这个“不守常规”的卡根教授。198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2]著有《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 二元论和物理主义

我们可以把这第一种观点称为二元论(dualism),因为它设定人有两种基本的组成成分,肉体和灵魂。根据这种物理主义观点,人只是能做所有这些事情的肉体:思考、理性、沟通、制订计划、恋爱、写诗。这是物理主义的观点。从物质的角度来思考物理对象,可能只是一种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的幻觉,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在哲学上,这种观点叫唯心主义。让我们限制在传统的、双向交互作用的二元论上。我的灵魂控制着我的肉体,我的肉体也会影响我的灵魂。当然,虽然能够相互作用,肉体和灵魂还是相互独立的。不过,通常在各种事件上,它们都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笛卡尔的论证

我个人觉得,即使我们继续讨论,不断检查、分析其他二元论论证方式,最后的结果依旧是二元论不能被证明成立。我认为,所有一切试图证明灵魂存在(灵魂是一个非物质对象,是意识的居所,它与肉体分离且同肉体独立)的论证方式,归根结底都不能成立。我的结论属于不可知论范畴:我们只是没有合理的理由去相信灵魂存在,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应该放弃二元论而选择相信物理主义的观点。

◆  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

就数学而言,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柏拉图主义者。我们相信存在着数字。人的心灵可以思考它们,事物可以“分有”它们

普通的物理对象与理念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柏拉图式的理念不存在于经验世界,它在一个不同的领域,超越了空间和时间。另一个区别是:不同于普通的事物,理念是绝对的。它们是永恒的,永远不会改变 世界在不断流转——这是一个柏拉图式的表述——从一种理念到另一种理念,它难以理解。相比之下,心灵能够准确地领会柏拉图式的理念:它们是稳定的、可靠的,就像法则一样。它们不会改变,它们是永恒的。这就是柏拉图式的观点。

这里是逐步推导的论证: (1)理念是永恒的、非物质的; (2)人的心灵可以领会理念; (3)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仅能被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所领会; 所以:(4)人的心灵一定是永恒的、非物质的; 因此:(5)更确切地说,由于人的心灵一定是非物质的,也就是说,它一定是一个灵魂; 所以:(6)灵魂是永恒的。 假设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给了我们前两个既定的前提。自然,由它们可以推导出:心灵可以领会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如果我们引入前提三: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仅能被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所领会,就会得出主要结论(见前提四),即人的心灵一定是永恒的、非物质的。当然,这里我们还可以得到两个进一步的次要结论:首先,人的心灵一定是一个灵魂,因为它是非物质的;其次,灵魂自身一定是永恒的、不朽的。

这些就是苏格拉底在这篇对话录中提出的思想。当你将它们汇总在一起时,它们就会构成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论证。以下是我对它们尽最大努力的清晰阐释: (1)只有复合的事物可以被摧毁; (2)只有变化的事物是复合的; (3)无形的事物不会改变; 所以:(4)不可见的事物是不能被摧毁的; 然而,(5)灵魂是无形的; 所以:(6)灵魂是不能被毁灭的。

其结论是:灵魂是无形的、单纯的,并且是不可以被毁灭的。这里是我们谈到“无形”时可能意味着的三种含义: 无形的= (1)不能被眼睛看到; (2)不能通过五种感官感知到; (3)不能通过任何方法探测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