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_精选读书笔记2200字
哲学是世界观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只告诉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却没有人告诉人们该如何利用哲学改造世界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一事物与他事物间普遍存在联系,不会孤立存在
2、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运动的眼光看世界
3、一个系统内部,一事物有其对立的事物,同样,一事物内部也存在矛盾对立的双方。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一个系统内,存在两个对立的事物,事物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内部也存在两个对立的面,即为矛盾。
统一,一个系统内,对立的两面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换。
2、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事物的本质,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质的差别。
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发展程度、运动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量的基础,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也制约着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到质变有个临界点,度是量变到达临界点的活动范围。度,是分寸,是距离,是幅度。
事物总是由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构成事物的上升性发展的基本内容,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了事物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过程。矛盾的对立面:肯定与否定,首先肯定占据主要地位,然后是否定,接着是否定之否定。一左一右,两个极端,否定之否定是对前两个极端的批判继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螺旋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特点。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基础,告诉我们事物内部是有矛盾的,矛盾是事物不断发展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内因,矛盾的对立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矛盾的对立面是如何转换的: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矛盾是具体如何推动事物不断运动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
事物的运动发展是不断的,连续的,因此矛盾是伴随着事物发展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从开始到灭亡。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主次要位置往往是相互转换交替前进的。在一个事物发展的生命周期内,旧矛盾消失,新矛盾就会产生,新旧矛盾的转变就是旧质-量变-新质的过程。
------------------------------读书搭配------------------------------
本书充分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搭配《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毛选》内容,效果更佳。
---------------------------对自由的认知--------------------------
当每个社会成员既是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又是生产劳动过程的主人,也是社会生活资料的主人的时候,家庭也就从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中消失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家庭职能的改变,民族的界限也将归于消失。这样,随着家庭、阶级、国家和民族的消失,个人便与社会融合为一,个人与人类融合为一,个人的自由就是人类的自由,人类的自由也就是个人的自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人既然在社会存在面前获得了自由,人的意识也就获得了自由。“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能力。”[插图] 人们既然成为自然界和自己的社会关系的主人,也就是获得了借助于对自然界和自己的社会关系的认识而对其作出决定的能力,获得了对于自然界和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意志自由,成为精神上自由的人。
只有达到了这样高度的境地,才是人类历史的自由王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恩格斯对此描述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人类追求自由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类的解放。人类的解放就是指从自然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中获得自由。
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是分不开的,如果人不能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获得自由,人就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在自然规律面前获得自由就必须能够认识自然、驾驭和使用自然力,不受盲目的自然力的控制和束缚;在社会规律面前获得自由,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最终消除人对人的剥削关系、压迫关系和统治关系。
马克思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同于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就是说,解放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由。社会历史的每一重大进步,都有人的某种解放的意义,都是人类走向彻底解放的必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