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传》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从史书的角度,本书无可厚非,从袁氏一生的重要事件切入,详尽记录,时以传记为线叙述,又跳出以通史视角详细反省。从这角度来看,作者的野心不得不说很大,篇幅相较于野心得不到充分体现,这是遗憾。从传记的角度,重事件而轻线索,重史实而轻梦幻,让读者无法全尽趣味,荡平胸气,而本身文笔亦谈不上浪漫,可读性就显得差了。
再谈袁氏,于朝鲜起家,两挫日本之阴谋,甲午一役痛其思想,小站练兵,山东布政,权势扶摇直上。庚子年坐虎南方,尔后举兵入京问鼎国事,嚣张跋扈,不为两宫所留,退居垣上,垂钓野湖。心悸既减,伏羽待风。辛亥年武昌首义,袁得以再次入京,借北洋军踞北朝南,大破义军,暗胁清以成全革命。南北通电,袁氏当国。以高位无忧之大总统,袁氏再不满足,逆流称帝,举国皆反对之,心力不复有,玉碎归彰德。
如此努力发奋,急流大退大进,辣手挫敌,无不令人拍手称道。小站练兵,推行新政,潜心盘踞如龙似虎,威望大高曾李,又不得不使人敬佩。可惜袁世凯毕竟是旧官僚,是洋务派的继续,其懂国事,却不懂宪政,知民族民生,却不知民主民权。因此,当他在清末的得心应手,被时代被人民推举到一个过分的高度时,也是其民国悲剧的开始(宪政角度)。也是因此,袁氏之恶,体现于称帝,确不在称帝,他准确的把握了时代,中国的需要,强硬的稳定了动荡不安的政局达成一统,却又吝啬的(屈服内心的欲望和诸多因素)扼杀了法理上让民国走上共和的一点点可能性。世间再无袁世凯后,北洋的残局拖带着中国在纷争的利益纠纷中艰难的走向近代化,直到有一波更年轻的弄潮儿,决心拨乱老辈的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