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泰尔斯庄园奇案》_读书笔记4000字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首次出版于1920年,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处女作。在这本书里,来自比利时的大侦探波洛初次登场,和好友黑斯廷斯重逢于斯泰尔斯,随后两人卷入到一起“乡间别墅案”中。波洛来到斯泰尔斯前其实已经名扬天下,这篇读书总结题为“波洛第一案”,指的是波洛完整呈现给我们读者的第一次探案,而并非是波洛的职业生涯首秀。
这起案件疑云重重,阿加莎给我们提供了诸多人证物证,这些证据大多干扰了我们读者的视线,而指向凶手的关键证据却仅仅只有一个,直到最后才被波洛抓住。波洛在破案中更加注重的是推理过程,黑斯廷斯作为叙事者并不能把波洛的思路完全展示清楚。在看完第二遍后,我觉得很多问题还没得到完美解释,所以先把自己的疑惑一吐为快。
1.关于关键证据
波洛迟迟不能把凶手揪出来,就是因为缺少关键证据,即“最后一环”。后来知道了,波洛从黑斯廷斯那里得到启发,从伦敦返回斯泰尔斯庄园,抢在凶手前头拿到了罪证——一封凶手亲笔写的信。信的内容是:
“最亲爱的伊芙琳:没有收到消息你一定很担心。没事的,只是昨晚不巧错过了,要等到今晚。你能理解的。老女人一死,咱们的好日子就来了。没人能查明是我做的。你那个溴化物的主意,真是神来之笔。但我们必须十分谨慎,一步错……”
这封信确认了阿尔弗雷德·英格尔索普和霍华德小姐之间的阴谋,但信没有写完寄出去就落入了英格尔索普夫人的手中。
第一个疑问:阿尔弗雷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波洛的解释:阿尔弗雷德担心霍华德小姐因为计划失败而惊慌失措。
但是如果计划失败了,霍华德小姐肯定不会收到太太死亡的消息,不用写信就能知道。以霍华德小姐在这场阴谋中的冷静和智慧,她难道不会自己采取下一步措施?阿尔弗雷德需要那么不放心吗?如果阿尔弗雷德写信是为了稳定霍华德小姐的情绪,那么他也要确保信已经寄出去,但实际上信不但没有寄出去,更没有因此没有带来不利影响,反而使信成了他俩的罪证,那么阿尔弗雷德写信纯粹就是一次很鲁莽的行动。
第二个疑问:阿尔弗雷德写信为什么会匆忙停笔?
波洛提到:有可能英格尔索普太太回来得比他预期得早,因为怕被逮个正着,加上有些慌乱,他匆忙地停了笔并把信锁进自己的书桌里。
但那天英格尔索普夫人中午出去参加午餐派对,下午方归,如果阿尔弗雷德真要偷偷写信,趁夫人出去的时间写是最合适的,而且时间比较充裕,写一封信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阿尔弗雷德至于手忙脚乱吗?
第三个疑问:阿尔弗雷德为什么把信藏到书桌里?
这里波洛没有解释,但从故事的叙述上看,阿尔弗雷德既然有时间把信锁到书桌里,那为啥不选择把信随身带走继续把信写完?太太这个时候肯定不会发现,更不会去搜身。而后面阿尔弗雷德竟然假装出门散步去了,还一直把罪证留在桌子里。
第四个疑问:太太既然看了这封信,应该要知道信没有写完,她难道不担心阿尔弗雷德找她对峙?
按照阿尔弗雷德的意图,他假装出门散步后肯定要回来继续把信写完寄出去或者销毁作罢,发现书桌里信不见后必然会怀疑到是太太拿走的。而太太应该能发现这份信没有写完,信的内容还涉及到一个惊天大阴谋,她就不担心阿尔弗雷德会找她撕破脸,然后做好防范措施吗?但那天晚上很平静,两人之间并没有发生碰撞。
第五个疑问:从信的内容上看,阿尔弗雷德相信写信当晚太太会死,还在外留宿制造了不在场证明,写信的必要性在哪里?
既然阿尔弗雷德信心满满,太太的死延后一天对他俩的实际影响在哪里?如果信是寄出去的,恐怕霍华德小姐收到信不会那么快,还不如选择第二天直接把死讯通过电报发给她来得快。如果信是阿尔弗雷德差人送过去的,霍华德小姐当天就能收到,那么阿尔弗雷德和霍华德之间是有途径秘密联系的,不至于后来两人始终找不到机会联络吧。
第六个疑问:太太死后,波洛来到太太的房间仔细搜查证据,为啥偏偏没有仔细看文件箱里的东西或者把文件箱直接带走?
按照书里的解释,波洛没有搜查文件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权利,波洛没有把文件箱带走,是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些解释都比较牵强,像是故意先把罪证放走,然后带着读者兜了一个大圈重新回到最后的罪证上。
第七个疑问:阿尔弗雷德甘冒风险撬开文件箱取走信件,为什么没把信立刻烧了或者带自己身上?
波洛的解释:阿尔弗雷德不敢冒最大的风险,他只有五分钟处理这封信的时间,把信带在身上会被搜查,并且没有办法可以烧毁它,只能把信撕成长而细的小条,卷成卷儿,塞进壁炉台上花瓶中的其他纸捻之间。
从前文看,黑斯廷斯在去找波洛的路上碰到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应该先于波洛到斯泰尔斯庄园,但此时楼上房间的门已经被医生锁了。阿尔弗雷德想要进去太太房间拿信应该趁其他人都在一楼时。波洛搜查完房间锁上门到发现文件箱被撬开之间大概是一个小时,这是阿尔弗雷德可以作案的时间。但从后面波洛的解释看,阿尔弗雷德从开门到撬箱子按理应该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了,但怎么留到处理信封的时间只有五分钟了,阿尔弗雷德的运气未免太差,而且说此时安妮正在打扫楼梯,这些都没有在前文中找到对应。当时警方也没有介入,没人有搜查资质,阿尔弗雷德甚至可以把罪证直接吞下去,不能理解阿尔弗雷德此时不敢冒险。
第八个疑问:为什么之后阿尔弗雷德没有把花瓶中的罪证处理掉?
波洛的解释:波洛当时闹得让大家都知道凶手把证据拿走了,通过全家人的帮助,能有效阻止他烧毁信件。
这个解释同样很牵强,就算有再多人怀疑阿尔弗雷德,也不可能24小时时时刻刻都在监视他,他完全能找到机会把证据带走,并且书里也提到“除了那封信,绝对没有什么可以把他和犯罪联系在一起”,可见信有多么重要,阿尔弗雷德只要销毁这个证据就能一劳永逸,何苦在后面继续大费周章。
第九个疑问:阿尔弗雷德为什么没有寻求霍华德小姐的帮助,处理掉花瓶里的信?
波洛的解释:霍华德小姐不知道有这封信。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她决不能跟英格尔索普说话。他们应该是死对头,除非约翰·卡文迪什被定罪,否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敢冒险见面。当然我有个看守一直监视着英格尔索普先生,希望他迟早会把我带到藏匿地点。可他太狡猾了,没有冒一点儿风险。那封信所在的地方很安全,既然第一个星期里没有人想到去那儿看看,那么以后也不可能想起来。
波洛的看守在前文中没有提到,又是到最后拿出来填坑的。阿尔弗雷德和霍华德之间真的就没有一点办法联系吗?
第十个疑问:因为审理约翰的案子,全部人都去了伦敦,这时候已经九月份了,阿尔弗雷德取走罪证就没有一点机会?
解释同第九个。但把罪证放置两个多月不处理,实在太不符合常理了。
第十一个疑问:波洛怎么会突然找到关键证据?
波洛的解释:黑斯廷斯提到“你发现英格尔索普太太卧室里那个文件箱被撬开的时候。你站在壁炉台旁边,习惯性地摆弄着上面的东西,手抖得就像一片树叶”,这让波洛突然想到花瓶里整理过的纸捻,有凶手动过的痕迹。
这段话和前文有对照,像是在玩文字游戏,就因为一个手抖立马想到那可能是证据,更何况这都已经是两个月以后了,这个解释未免太过于玄乎。
2.关于一些信息不对称的地方
最大的问题就是凶手的作案手法。凶手知道太太的补药里含有士的宁,于是事先把溴化铵粉末放进盛满补药的瓶子里,使士的宁沉淀在瓶子底部,太太在最后一次服用时,把整瓶补药含有的士的宁都吃下了下去,并且补药的味道可以盖住士的宁的味道。但关于溴化铵可以有效地沉淀士的宁的知识读者很难掌握,读者能够知道的是,太太必须在生前服下一整瓶的补药才能达到尸体解剖后发现的士的宁含量。
波洛在第一次搜查太太房间时发现一些深绿色编织物的碎屑,为了搞清楚绿色布片的来源,波洛询问了女仆多卡丝和安妮,还翻查了化装箱,但是始终没搞清楚怎么回事,直到最后波洛解释案情的时候,他才提出绿色布片是一个绿色的园艺工作者袖套上的布头,和玛丽的袖套的一个破洞完全吻合。读者根本不知道波洛是何时掌握真相的。
阿加莎一直引导读者认为案发前一天发生争吵的是太太和阿尔弗雷德,但实际上争吵双方是太太和约翰,直到约翰被审理时才有证人提出,那么之前那么长时间斯泰尔斯庄园里的人就没有一个出来举证的吗?
3.关于雷克斯太太
霍华德小姐在离开斯泰尔斯庄园时为什么要说阿尔弗雷德和雷克斯太太有不正当关系?波洛说:“为了解释他后来的沉默,霍华德小姐事先编造了一个关于他和雷克斯太太的荒诞不经的故事。”我觉得这个解释难说合理。我的一种推断是,霍华德小姐之前真向太太检举阿尔弗雷德的话,一来可以制造霍华德小姐与阿尔弗雷德之间矛盾的假象,二来可以促使太太去查明真相,让她发现约翰的“夫妻丑闻”,于是就有了后来太太和约翰之间的争吵,给约翰增加杀人动机,确保最后栽赃成功。从实际上看,全村人都知道是约翰和雷克斯太太之间有暧昧关系,如果波洛的解释是对的,霍华德小姐这种做法除了让黑斯廷斯晕头转向外毫无作用,阿尔弗雷德想要和雷克斯太太攀上关系很难说服人,很容易让人查清楚,而且也因此会暴露阿尔弗雷德和霍华德小姐之间有某种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