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_读书笔记500字
茅盾的《蚀》比《子夜》更得我心,可能终究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和无数工人抗争权益之种种终究离我还是太远了。然而每个人心里或许都彷徨着,都有所追求,都受过幻灭的苦。
说起来我一开始不喜欢里面的人物,徐子材,龙飞等人跟妖怪似的,不肯好好说话,蹦蹦跳跳的,百鬼夜行一般,越看到后面,我心里的悲凉便越浓厚。我们何尝懂得他们当时面临种种选择,面对动乱时的不安呢?
从《幻灭》到《动摇》最后到《追求》,茅盾对那种艳丽的女孩子的刻画日益精准鲜活。《幻灭》的慧女士像是在揭示世界上有的女孩是这样(以耽于肉欲的方式反抗男权),《动摇》里的孙舞阳则是告诉我们这类女孩子一般在做什么,到了《追求》已用章秋柳来深入女子的灵魂,从更深的层次揭露为什么她会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我有时候会想起曹禺的《日出》里面的人物也是这般,挣扎不得,但光是从写命运的邪恶性来说,曹禺还是要高明很多。
五十年代的茅盾早已不是我喜欢的样子,然而绕是政治正确的他,也不肯改动《蚀》,由此,我也开始不再那么讨厌后来的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