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_精选读书笔记_1400字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_精选读书笔记1400字

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在第一境界里,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这是对生命的辜负,也是生命中最难的阶段,因为不懂你自己。想沦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便是对自己不再散漫;他应当听从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成为你自己,是尼采对读者唯一的忠告,虽然他倡导要怀疑,连他也不要相信。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婴儿好像肯定一切,享受现在的一切。(肯定和忍耐何尝不是一种妥协,这是超人的表现?)

刚开始,觉得尼采是悲观,读下来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痛苦无法逃避,悲剧是必然,道德没有合法性,孤独是常态。上帝已死,基督徒在十字架上已死去了,道德使人愚昧,坚信摧毁真理,痛苦不可共情。就像他说的,这个时代的特性是——分裂——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真实感了。人们再也无法找到自信以立足于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活在明天里,然而这些人再也没有明天。祛魅过后,人何去何从?

但他也说,只有经历过地狱磨难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就算人生是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在极端痛苦中,鄙视世人所认同的价值观,从而发挥昔日所未曾有过的最高贵的爱与情操,这种心境是曾体验过地狱烈火般痛苦的人所独有的。可见,即使痛苦是生命的本质,也能让生命在每个日子起舞,痛苦连接着彻悟,忍耐,超人和强大,根越蔓延在黑暗中,枝头越超向阳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目标。

无疑,他是矛盾的,也或许我没看懂,就像作者说的他安于自己的不确定性,无体系,不断推翻自己的观点,甚至不理会自己观点之间的自洽性。但这样,让我觉得他亲近,因为大家总会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让人觉得天才。尼采,呼唤超人,他自己也算,但不避讳自己的凌乱,矛盾和世界的不确定性以及真理的曲折性。

他告诉人们,别逃避痛苦,别盲目乐观,那是无知愚昧。惟有悲观净化而成的乐观,才是真正的乐观。别试图减缓痛苦,因为它不可逃避且大有益处。别太敏感,有时木讷是对人的体恤。别同情他人,每个人的遭遇是独特的你无法同感,同情让你饰演了命运的角色却丝毫不能缓解痛苦。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最终你要失去它。生命没有目的,终极目的是虚无,但你大可拥有过程。

最后,我导师大概也说过相似的话,阅读不是为了解惑而是被惑,如果总是看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东西,就像被自己织的蜘蛛网围困,长此以往,就变成钢丝,头脑中的偏见拒绝一切。他说,毒害年轻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尊重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而不是去尊重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

最后的最后,我们热爱生活,不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生活,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爱。

真善美也许无必然关系,比如有些真就是恶,有些善并不美。但爱是人类抵御虚无,延续希望甚至延续痛苦的法门。

从木心回忆录里对尼采毫不吝啬的崇拜里看过来,在这里尼采又对叔本华和康德赞美,我又想看过去,哲学浩如烟海,入门也不容易哈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