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兵,也是女人》_读书笔记900字
一个世界?不一样的世界。
——重读《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读门罗和莱辛的作品时,不舍得一口气读完,读完后还要再三再四回味。
读S.A.阿列克谢耶维奇不一样。恨不能马上读完,一目十行的那种。二刷完这本书,再次翻看自己在书上的划线部分时仍然不忍细读。因为内容太沉重,画面太血腥,细读一定会心碎。
越读越感觉到复调写作的高明: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立体描述了这场战争。
站在不同的人的角度看到的战争是不一样的。
男人和女人,苏联人和德国人,前线士兵和后方亲人,游击队员和村民,护士和伤员,母亲和孩子......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血腥残酷,撕心裂肺的。
书中采访的人物说:“那时候,我们不知道还有无战争的世界,我们唯一认识的世界,就是战争的世界。而战争中的人,也是我们唯一认识的人。直到现在,我也不认识另一个世界和另一类人。他们存在过吗?”
我也想说,我无法想象战争中的世界,即便读过关于战争的书,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和新闻,依然无法想象一个只有战争的世界,依然无法理解这样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同时并存着。那时候苏俄,现在的叙利亚阿富汗,和平和战争就这样在一个世界里同时存在着,人们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生活,因为完全不同的原因死去。
S.A说:“苦难直接联系着生命的奥秘。所有的俄罗斯文学都是关于苦难的,俄罗斯文学写痛苦远远多于写爱情。正是苦难,成为我们沉重而动荡的生活之证明。对我们来说,承受苦难是一门艺术,必须承认,女性是有勇气踏上这一历程的……”
女性踏入战场,承受的不仅仅是男性要承受的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和骨肉分离,更要承受做为女性这一弱势群体承受的不公正的羞辱。身边都是男人,一起生活战斗四五年,吃住睡在一起,哪怕是为了保家卫国,回来之后得到的不仅仅是鲜花掌声,更多地是谩骂和侮辱。
苦难,浸透了100多年来的苏俄大地。
女人,特别是女兵们,更是背负了双份甚至更多地苦难。
同一个地球,不一样的世界。
S.A.把这些写出来,就是希望同一个地球都是同样和平的世界。不再有战乱,不再有苦难,不再流离失所,不再反目成仇,永远安宁,平静,美好,幸福的生活着。
鲜花送给为了保卫国家流血牺牲的女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