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_读书笔记1400字
北回归线,是指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最北的界限,但北回归线实际上并不存在。米勒用这样的名字是想隐喻这个故事是有无数人的经历拼凑而来,而这样的主人公却无法历经这所有的世事,所以他们并不存在,但这些经历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言归正传,全书究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也无法描述出来。或许是关于在巴黎时一段荒诞的经历吧,有工作,有经历,有宴饮,有嫖娼,更有许多不可描述的生活细节。米勒透过这本书,他想给当时的民众传达出什么呢?
米勒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个谜。
米勒1891年生于纽约市一个德裔美国人家庭,曾在纽约市立学院就读,但两个月后便辍学。校园生活枯燥乏味,各种校规校纪令人难以忍受,相比之下倒是社会这所大学更使他觉得如鱼得水,其乐无穷。他的阅历相当丰富,曾当过工人、职员、校对员、教师、编辑、人事部门经理等,饱尝生活之艰辛。
这样的人生经历,写出这样的文字,却应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那么米勒所想要表达的,所要诉求的究竟是什么呢?一群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在荒诞不经的生活遭遇中,他们所做的是在诘问这个杂乱无序、肮脏世界的存在意义。
当时的世界正处于一战和二战的战争漩涡中,人性已经被战争的机器扭曲,人们想的不是怎样活的更有意义,而是在思索着如何活下去。你要知道,如果人为了活着,为了生存,他可以做出一切有悖于当时常理和道德的所有事情,甚至可以违背法律。在这一个朝不保夕的时代里,在这一个我为鱼肉的时代,书中这一切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经历,或许在那个时代习以为常,在那么以自由标榜的西方语境下,自然顺理成章。
米勒究竟在探究什么?他或许在探究生命的意义。
人类是一些古怪的动植物。从远处看显得微不足道,走到近处又显得丑恶、刻毒。他们最需要的是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比时间更多的空间。
他们置身于生活的严酷事实之中,也就是人们称之为“现实”的东西之中。这是沼泽地里的现实,他们就是除呱呱叫之外无事可做的青蛙,他们叫得越厉害,生活就越显得真实。律师、牧师、医生、政客、新闻记者,这些人是把手放在世界脉搏上的江湖郎中。
他或许在探究国家政府的本质。
美国并不存在,美国不过只是你给予一个抽象观念的名称而已……
或许他也还认真的思考过自己。
我是自由的,这才是最要紧的……
米勒将他想传递的思想揉杂在一个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中,你以为故事就只是故事,可是你或许没有想到:故事下面不为人所探究的深意。
回顾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不再为生存所担忧,但绝大数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不知疲倦。我们曾嘲笑过蜜蜂,为蚂蚁感到可悲,它们的一辈子忙忙碌碌,不知道为了什么。但我们却不断歌颂蜜蜂的勤劳,蚂蚁的团结,我们所唱的赞歌不过是为安慰自己而已。当有一天,你站在万里高空,俯视万物,渺渺万物不过大海的一滴水,你或许又会讲我们究竟是什么?大概我们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蜜蜂和蚂蚁而已。
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宇宙形成;
46亿年前太阳星云引力坍塌,原始地球形成;
20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原始人类开始繁衍;
如此浩瀚而有漫长的宇宙,谁又知道我们是唯一的存在呢?谁有知道我们是不是别人鱼缸中的“鱼”呢?
若是鱼,这有什么呢?
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我们还好爱与被爱着,我们还好欣喜与痛苦着,我们还好,我们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