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_精选读书笔记2100字
这本书的编写过程证明科研可以是因为热爱和兴趣自发展开的。一群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写了一本介绍二十个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专著,真是了不起。
为全体国民提供医疗保障,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现代医疗保障制度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今天医保已经成为每个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基本国策,医保的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国民的幸福度,政权的稳定,甚至政党的更迭。
通读本书后,对中国医疗现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 医疗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关联的,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水平较高,医疗总支出基本上都超过了GDP的10%,预期生存年龄、人均医疗投入等指标也相对靠前。中国目前医疗总支出占GDP的比例是5%,与人均GDP在全世界的排名大体上一致。当然,规模效应无所不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医疗的各个方面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
- 目前中国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发病率比多数发达国家要低,保障水平也不高,但即便如此,每年在这方面的社会投入依然是天文数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还会持续攀升,很难想象我们可以投入发达国家那么多的社会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科学设计保障政策,是当务之急。
- 反复比较了各国人均病床、人均医师、人均护士等关键指标。中国的医疗资源紧缺程度,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高,由此猜想,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爆满,关键还是在于我国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上。中国不同省份,甚至同一省份中的不同地市之间,医疗保障、医疗水平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医改筚路蓝缕很大程度也正源于此。
- 医疗保险税收基本上都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法国、德国、日本等等。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中国为了刺激经济活跃度,大力推动减税降负,医保税率也在不断下降,这与当前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医保支出快速增长的现实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大概不能持久,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不足以解决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医保税率上升只是个时间问题。
- 即便是在很多人认为医疗不是政府职责的美国,政府也越来越多的肩负起了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任。很多国家的历史已经证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无法构建一个好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放开将导致医疗出现更多的不公平,价格将以更快的速度上涨。今天的世界,即便在医院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投入。有限供给和无限需求带来的压力,对于所有的政府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 医药分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政策,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商业险和公共基本医疗保险互为补充是普遍做法,所区别的是发挥作用的大小。
- 更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知识点,印度居然也在搞计划生育,在扶贫和基本医疗领域都做了大量工作。
最后,从各国改革的历程当中可以看出,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是好的医保的基础。失败的医改,往往源于政府治理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借鉴了很多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但由于国情不同,很多政策照搬照抄却未必能取得同样的效果,比如参考新加坡的个人账户政策,目前在国内争议就很大。反之,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就医等候时间长,今天虽然没有在中国出现,但这未必说明我们的制度更有优势,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就好比我们曾经没有那么多车祸一样。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基金监管的压力,台湾的医保贪腐,日本的医疗浪费等等,都可以非常直接的指导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在阅读对各国医疗体制改革介绍的同时,书中也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深入思考,比如:
“现在就“可及”已达成的共识是,可及并不是向公民提供他们想要的任何服务,而是指提供必要的服务。就医学的专业性而言,“必要”就是指医生说的话,如果医生要求更多更昂贵的花费,那也是必要的,其他的人——政府,病人以及社会的其他成员就应该增拨款项。从另一方面说,政府则日益认为“可及”的标准就是有效性,而证明有效性的方式是病人在接受治疗后健康状况得到显著的好转,而不仅仅是医生的说法。大量的研究证据已经表明,医生的观点和医疗服务的有效性之间基本没有联系。”
“技术本身不能够定义其适用的范围,一些技术如果只是在那些已被证明有效的领域应用的话,或许可以显著地减少医疗卫生的成本。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之间权衡的问题在于,昂贵的新技术往往在没有被证明其好处之前就被投入使用。”
“除了成本效益分析的执行问题外,采用药物与药物比较的评价方法也可能导致医疗支出低效率。同种药效的药品之间相互比较的确可以确保采用药物治疗时选用更高效的药物,却没考虑到其他治疗模式可能更有效,例如治疗高血压的运动饮食疗法。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最经济的药物,而非最经济的治疗方案。”
“墨西哥卫生部长Julio French博士说:“健康是人民脱贫的最佳途径。”这句话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贫困人口众多、基本医疗保障十分缺乏的国家来说,同样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读后确实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