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讲国学》_读书笔记2100字
此书我很喜欢[鼓掌][鼓掌][鼓掌]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陈寅恪,我之前对他的知道就是“中国国学大师”徐此之外一无所知,惭愧啊!
如果没记错看《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一书时,书中讲到毛主席在延安托人从解放区外带回一套陈寅恪著关于《隋唐制度渊源论稿》与《唐代政治史论稿》如获至宝,随身携带,枕边而卧。这时我才真正慢慢关注关于这位国学大师的书。
陈寅恪特别在历史学领域,他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
先来大至介绍下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他出生在怎样的家境?他在历史领域成就为什么如雷贯耳?他提出那三点历史关点?他所会语言之多?为什么他在清华大学敢放言“四不讲”?
他主要研究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这数百年之间的“中古”历史,尤其是民族文化发展史。
他在对魏晋南北朝隋唐研究中提出著名三关点“关拢集团,门阀集团,山东集团”因为这些朝代的建立无不与以上三集团有千丝万缕关系。
比喻,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是北周八虎之一李虎的孙子,八虎之一独孤信是李渊的外公,还是隋朝隋炀帝杨坚的岳父。
看看就这一例想想中国封建王朝历朝历代建立无不离不开家族贵族背景。
所以说一个朝代的替换建立,开创者都离不开深厚的家族背景。唯一刘邦,朱元璋徐外。
陈寅恪出身于书香名门,祖父与父亲皆是大儒出身的官僚。因其出身名门又精通经史文学,故而清华师生称他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近代名儒梁启超曾感叹道:“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创办者之一,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称赞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知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则表示:“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三位中国重量级国学大师同时颂同,同赞都指向一人,陈寅恪。可想而知他在历史研究上的成就别人只能望其项背。
陈寅恪曾在清华放出过“四不讲”的豪言。他声称:“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这并非狂妄书生吹牛皮,而是真正做到了。
陈寅恪先生掌握的语言就让当时许多“学贯中西”者感到炫目。他在给学生上课时,曾经用过拉丁语、梵语、巴利语、满语、蒙语、藏语、朝鲜语、吐火罗语、突厥语、西夏语、古波斯语、希伯来语、东土耳其语等古老文字,以及英、法、德、俄、希腊、日等国语言。
关于他的讲课多受欢迎,我在《西南联大行思录》一书中也看到有所写。如书中所写他教学不拘一格,常以多种不同的语言来讲解相关历史内容,或是屡屡引用诗词来佐证历史。他引用文字信手拈来,出处准确,以此阐发的道理更是让人醍醐灌顶。甚至连吴宓、朱自清,闻一多等知名教授也时不时来听陈寅恪讲课。
“关拢集团,门阀集团,山东集团”三集团从宇文泰建立北周时产生直到唐五则天称皇才将其打压覆灭。
陈寅恪先生认为,武则天打压关陇集团的新政,堪称开启未来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局势的大手笔。
书中讲到宇文泰建立府兵制,让我觉得现在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以府兵制为基础的廷续与升华,入伍战士是“兵农分离”。退伍战士,民兵为府兵制里的“兵农合一”平时为农战时为兵。
“没有文化真可怕“
今天用这句话来说我自己。胡歌的成名剧《琅琊榜》大家都看过。我一直以为琅琊榜这名字是制片商为吸人眼球而起。而历史上确真有琅琊这一士族。
东晋老百姓有句谚语叫“王与马,共天下”。“马”指的是东晋皇族司马氏,“王”指的是从北方南渡的士族门阀琅琊王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琅琊王氏都是司马氏皇族的支柱。这个格局始于西晋灭亡而东晋刚刚建立之时,第一个与司马家共天下的“王”是王导。
王导,字茂弘,小字阿龙,东晋开国元勋之一,是当时极富盛名的政治家与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名门琅玡王氏。琅琊王氏可以追溯到秦朝武成侯王翦。
在中国唐朝时是很尊崇道,儒,佛的。为什么?道儒在佛之前,因为道儒是中国的本家文化,是立国之根基,而佛教是后来传入的外邦宗教,应视为客人对待。因此,道教排三教之首,儒教其次,佛教最后。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说的是立言做事都要讲究名分,正本清源。这句话在我们工作中最能体会到真谛。
众观陈寅恪一生他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却从不孤芳自赏,反而谦虚谨慎正如老聃这句: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用在陈寅恪先生身上可谓恰如其分。
此书在此力荐给大家,特别是后章里关以下三个故事好看,有点神话故事在里面。虽是故事其实寓意很深,,,
一、唐宪宗是被宦官杀死的吗
二、五则天与佛教
三、西游记故事怎么演变而成?
修修改改写这么多并不是说自己写得多好。并非炫耀,目地在对书里内容进行一个回顾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任何一本书你读完不可能对书中所有内容知识点记忆犹新,我认为能记住小小一部分就好。随着你所读书不断增加,日集月垒,自然而然所知所懂知识点越来越丰富。
我认为写写书感是对其知识点作最好的归纳与笔记。[耶][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