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战略全史》_精选读书笔记1100字
纯阳书评三百零三之《经营战略全史》
如果说《战略简史》称得上颇具有黑格尔哲学史风范的话,那么这本书绝不仅仅是颇具黑格尔哲学史风范那么简单了,从头到尾、从里到外无不弥漫着黑格尔那种特殊的味道,鉴于这种味道如此浓烈,恍惚间会以为本书是黑格尔老先生再世,投身于经营战略领域亲手写成。
黑格尔的《哲学史演讲录》与罗素等大师的哲学史最大不同就在于哲学史不只是历史,同时也是一种工具,其目的是体现自己的哲学。而这本书有意无意的也具有这样的属性,经营战略的历史在这本书里不只是一种历史,同时也是一种工具,作为一种工具体现了作者自己对于经营战略演化的哲学看法。虽然没有黑格尔那么精致和刻意,但是与他黑格尔相同的是,作者在展开经营战略演化历程的时候,还是体现了正---反---合的标准辩证范式,先是发起于战略定位学派,这是战略理论中的正题,然后能力学派后来者居上,这是战略理论中的反题,接着是战略定位理论与能力理论的融合,这又构成了战略理论中的合题,这一个过程刚好形成了一个战略演化的小循环,并为下一轮正---反---合循环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机遇,接着果不其然作者安排已颠覆性创新理论为代表的21世纪战略理论登场了。尽管无论从手法上,还是从立意上,本书作者都与《哲学史演讲录》相当相似,但是作者的哲学观点显然不同于黑格尔,黑格尔的是有一个演化的终极目的的,而且这个目的充满着神秘性,但是作者显然也是达尔文的信徒,战略的演化并不通向一个给定的神秘,而是就像生物进化一样,走向一个适应。定位学派也好,能力学派也罢,仅仅是企业组织在特殊环境下的一种适应之举,之所以企业选择了一种战略,取得了正收益,仅仅是这种战略适合企业,适合企业所处的环境,反之也亦然。所以战略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匹配之分。
作者并没有把企业战略问题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而是进一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从传统企业的战略问题拓展到互联网企业的创新问题,分析了谷歌的超级试错型经营和IDEO布朗的设计思维;从成熟企业的战略问题推进到新创企业的创业问题,介绍了布兰克与莱斯的“精益创业”。通过这样的努力,他完成了对企业战略问题洞察的普遍化、一般化处理,打通了其结论的使用边界,使得它们广泛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企业的不同情况。就这一点来说,应该是实现了对其他讲述战略历史有关书籍的一个超越。
这本书还有一个优点是基本上把战略有关的理论和思想都介绍了一遍,可以帮助读者对这些内容了解个大概,如果真要感兴趣的话,可以再找相关书籍去深入阅读。这一个优点同时也是一个缺点,本书对每一个理论和思想都介绍的相当简略,即使看过了,也很难对这些内容有多少收获,所以读起来细节内容的获得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