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诗经(彩图精装)》_读书笔记_900字

《诗经(彩图精装)》_读书笔记900字

多个版本对比阅读,总体来说,这本书的解读比较循规蹈矩,但但但但但…… 全书注解中多次提到“《诗经》特别善于揣摩女性心理”的这个说法,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 !! 揣摩女性心理的明明是解读者,即作者,由衷怀疑作者是否带有有色眼镜来对待男女的性别差异……
在我看来,《诗经》的细腻是对生活的见解,揣摩的是生活的轶事,我们可以以女性来作为举例的一个方式,但《诗经》中的故事是不会因为性别和年龄的差别而产生误读和分歧的。比如“思念”的话题,这并非专属于女性对男性,甚至不局限于“男女之间”。
《诗经》中有儿女情长,这虽不假,总把儿女情长归结为女性心智所为,未免有些偏见,且这偏见的源头来自于习惯性把男性心理定义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所以《诗经》的出发点则在于“知、意、心”。总是习惯性地断章取义和夜郎自大,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妄下定论且盖棺定论,最终偏离原意。就比如《论语》中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样,其含义是“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不要逃避责任和义务,但当子女有了正当明确的奋斗目标时,父母不要干涉子女的行动。”在其中,“游”就是个“比喻”,但是当下的误读,完全颠覆了其本质含义。
再者说,如果把《诗经》判定为“善于揣测女性心理”,那么试问:在年纪尚小之时,习得的通这些儿女情长么 ?? 过去的私塾是不受女眷的,让初入学堂的男孩子学习“揣摩女性心理”的《诗经》,未免有些教授PUA的嫌疑吧 ?? 如果男子心意已决为“平天下”,为何在进入私塾的初期,就大量灌输这些儿女情长和女子幽怨来搅乱心智 ?? 又为何在四书五经中,让《诗经》作为五经之首,供幼童习学 ?? 难道这种“揣摩女性心理”,对于孩童时期是很重要的么 ??
我们通常会用女性来代表阴柔似水的细腻和内心世界的丰富,但“代表”就是一种修辞手法,并非某种特性专属于某类人群。所以我觉得书中注释中常提到的《诗经》“特别善于揣摩女性心理”,实为不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