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_读书笔记700字
一般开国之君要解决两大问题和一个小问题,定制度和政策(一般会借鉴前朝得失),做好传宗接代(祖宗之法怎么往下传,做好接力棒),小问题是定都城(决定了帝国的疆域和辐射能力,这里不论)
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太祖太宗们不断完善中华帝国体制这个产品越来越成熟完善,但不幸的是秦皇同学的作品是个惊艳的1.0,充满了bug和不足:以前驱动秦人斗志的是战功,和平年代这首先就不存在了,而六国人心未附,百姓徭役过重,因此二世而亡。好在1.0版本被刘邦继承了,后面两汉魏晋是1.x,隋炀帝同学赶上了2.0重大升级,同样二世而亡,但奠定了唐宋盛世,之后在元代帝国升级到了3.0部分功能加强部分出现退化,最后朱元璋把这套体制升级为3.1稳定了300年,清代是3.2版本,帝国体制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在传宗接代层面,作为1.0产品,还没有从制度变为体制势能,没有形成制度驯化,所以更需要投注万分精力,不然很容易推倒重来,但是始皇帝也没做好,李斯赵高都是利欲熏心不是为了公家的人,扶苏和蒙恬势单力薄,对比看刘邦,赵匡胤和朱元璋就为儿子做了不少事,单看刘邦在有生之年剪除异姓王,又留下萧何,曹参,周勃一堆贤臣良将,所以即使后来闹出七国之乱,吕后专权也没有影响汉代几百年的基业,所以刘邦的善将将,不是虚言。
刘邦能从一个亭长匹夫成为一个皇帝固然是命运和时代使然,个人的性格特质也是分不开的,虽然如此,帝国体制尚在青春期,刘邦没有对制度打好地基,好在他的子孙们从文景到武帝个个给力,可见传宗接代比制度建设还重要,太祖没做好的事情,太宗接着搞就行。
到现在仍然会被刘邦那首大风歌触动: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真是风起云涌,包举宇内,四海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