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_精选读书笔记_1300字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_精选读书笔记1300字

浩浩历史长河,魏晋因其独特的时代特性,留下了一个个炫目的浪花。

它一面淡泊名利,一面奢侈斗富;

它一面玄谈清远,一面勾心斗角;

它一面唯美漂亮,一面酗酒磕药;

它一面雅量放旷,一面骨肉残杀;

它美仪容,黑心肠;它大气度,小心眼;

它恃才傲物,也哗众取宠;

它气宇轩昂,也穷奢极欲;

它自由淡然,也民不聊生;

正如世界没有最完美的人一样,黑暗和光明共存的便是魏晋,与其说它坦然或虚伪,不如说它最真实。没错,这个时代好的极好,坏的极坏,坦然不是光明正大。坦率而为,好也坦率,坏也坦率,这就是真实。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其代表人物主要分为三部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之后是嵇康阮籍的“竹林七贤”,最后是东晋“旧时王谢堂前燕”所指的王谢两家族子弟。

建安风骨:

对于建安风骨,我想《魏晋风华》这本书中说的是最中肯的:现在我们终于敢承认,曹操是三国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了。这种伟大超越了刘备、孙权、诸葛亮加在一起,于政治、于军事、于文学,所谓“建安风骨”,孟德一人之风骨而已。

竹林七贤: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广陵散一曲绝响,慷慨赴死。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和阮籍最贴切,率真而又自律,率性而又谨慎。有时候理想的确是一个人的包袱,恸哭不已,为人乎?为己乎?

忠孝仁义的山涛走红靠的是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诚君之诺,忠君之事。

“自古饮者留其名”“何妨醉后死便埋”受到历代文人骚客追捧的刘伶成了“酒祖宗”。

“与猪酣饮”善弹琵琶的阮咸为我们留下了由琵琶改造的乐器——“阮”。

向秀主张自然与儒教合一,认为天性即逍遥,而君臣之道也是天性之一。在魏晋归隐玄谈盛极的背景下,他的矛盾是可以感觉到的。

“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别人靠精神玄谈被追捧,王戎则靠着和老婆打情骂俏给我们留下了“卿卿我我”。

王谢二家:

刘禹锡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王”“谢”原指魏晋时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他们虽不是家族鼎盛的唯一一个,却是魏晋最具代表性的。

王家首起“卧冰求鲤”的王祥,竹林七贤的王戎,东汉权臣王导、王敦,父子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最后到“雪夜访戴”的王徽之。

谢家真正的辉煌是从谢安“东山再起”后淝水之战的胜利开始的,之后谢石、谢玄、谢道韫,家族子弟绵延旺盛,辉煌不绝。

最后魏晋门阀政治行至末路,东晋政权被刘裕所夺,有着魏晋名士风度的谢灵运生不逢时,一再被贬,终为奸人所害,以“谋逆罪”被处斩。谢灵运死了,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死,也标志着魏晋风度的消亡。

从曹魏到司马晋,从竹林到兰亭,从嵇康之死到谢灵运之死,一个时代,慢慢合上了自己的书册。用《魏晋风华》作者魏风华的话说:

 “在当下的时代,我们追寻魏晋,是因为那一代名士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性情率真、爱惜自我,他们高旷美好的品格,透过千年的时光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我们追慕,是因为我们缺乏我们迷失并准备在污浊中继续执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人生的真相;我们怀念,是因为我们的祖辈曾经拥有远比我们纯粹的深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