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_读书笔记900字
故事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从神话故事体系上来说,自认为比《西游记》更要详细,中国的神话传说虽然众多,但是没有如古希腊一般专门成书成册,这本书算是在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神仙体系中为众神仙作传。内容记述上又不同于《山海经》记载仙神怪兽,而神仙有很多人情味,极适合对喜爱中国古代神话者阅读。
有一种说法,作者做封神一书,实则讽喻当时的明朝,似乎也有契合之处。通读下来,愈敢一场“闹剧”,几位大佬安排好所有的事,连谁什么时候死,封神都安排好了。更有借“武王伐纣”的大势,阐教打击截教,本来伐纣正义之举,被搞成了龌龊不断。犹如西游,借唐僧取经,各方势力各怀心事,从中或作梗或得力。
武王伐纣太公封神事后,神仙中:阐教彻底打趴了截教,天庭实力大增,女娲娘娘报亵渎之恨,三教门人不能成仙的得以封神,西方趁机扩充门徒准备东扩
凡间:商亡,周取天下,各路诸侯各得其国,武王坐拥天下,姜太公享人间富贵,逼反诸侯得以复仇。
好吧,各方圆满,挺好!
不足之处:
1.多处写的过于简单,全书像流水账一般,让人看着如理所当然一般
2.文中多处用天道命数来说事,本来武王伐纣是正义的,有益的。反而把读者引导到了同情商朝,同情截教,应为最大败笔
3.书的主旨应该是武王伐纣,结果周臣阐教不乏两面三刀,双重标准,以力压人,自命不凡之人,极度让人反感。应为刻画人物形象不丰满。此处不如《西游记》
4.书中,武王正义,纣王邪恶。结果文中多处把武王部下正义之举说成惹出祸事,把纣王臣下描述睿智。似乎原本想主旋律是武王伐不道,周朝将士智勇双全,商纣将士不乏忠义睿智。以至场面恢宏,结果可能是其他原因吧,既没写出周朝的智,又没写出周朝的正,两国战争的波澜壮阔也没有,人物的性格刻画也不多。此处不如《三国演义》
5.很多神仙人物描述不多,比如装备技能,不够丰富具体。
思索原因,自认为大概是,成书年代久远,成书时根据话本来写的,话本是给底层民众听的。当时的民众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阅读要求没有今天的这么先进(绝无歧视之意),当时的社会观念,道德水准,书籍丰富度也不及当今。所以,此书今人读之,难免有不合心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