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戴望舒诗文集(典藏)》_读书笔记_1200字

《戴望舒诗文集(典藏)》_读书笔记1200字

有朋友说,我写诗发表艾特书籍却不点评让人有些读不懂。

好吧,那我今天应此书友要求,谈谈自己对戴望舒的浅薄理解。

戴望舒的诗歌,不娇柔、不做作,坚定,坚强,又脆弱。写到自己脆弱一面时,擅长用第三人称视角表达来掩盖自己的悲伤,转移读者的注意力,这是自我保护的表现。他的诗歌给人感觉3d立体感强,这种立体感已超出了画面感的层次,画面感比其他的诗歌都要强烈一点。一边读,仿佛画面就在眼前。有些读者看到的画面是别人,有些则是把自己代入进去。这就是他诗歌的魅力。

为什么他有这样的魅力?一个诗人最能打动人的作品的地方是什么呢?是真情实感。随便举几个例子吧,例如戴望舒诗歌《林下的小语》他在表达什么?你追随什么都可以,除了我的心,你但凡是想追随我,都是在做无用功,为什么?因为这绛色的尘埃已让我对你的爱不复存在了(丁香姑娘出轨了,这是失恋时期写的)。他是个纯真 纯性的的男人。那么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又是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姑娘的一颦一笑都打动着戴望舒,这是一首爱慕的相思的一首诗。苦苦哀求来的爱情让戴望舒格外的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又迎来了一首: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是海的相思,秋的情愁,而我的烦忧便是你的名字(这是一首刚在一起时有点惶恐的情绪的一首诗)。

老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这三首诗就是戴望舒第一段爱情,第一段纯粹付出的过的爱情的三个阶段,纯情少年暗恋期,确认关系时的惶恐期,和得到人未得到心被带绿帽的失恋期。所以你看,这三首诗为什么读者是偏多的呢?因为它们的含义不是稀疏平常的。一个诗人能流传千古的名句啊,都必定是人生中的感情最丰富的阶段所写所作的。一个诗人一生所写几千几万首诗词都不在话下,能流传至今的也就几十几百首比较耳熟能详的,因为这些流传高的诗歌都是他们非常重要的时期写的。

语文老师教课的时候她不会让学生思考这个诗人在写谁?为什么这样写?不会让你展开想象力,只会告诉你哪个要考圈起来。如果让学生各自想象的话,会是很多种情感,比如《雨巷》我给小学生读,问他感觉作者是在写什么关系的人呢?小学生说:有可能是母亲吧?还有的说:会不会是他自己。我说:作者是个男生。小学生又说:那就是他喜欢的人。有的时候啊,抛开那些要考的,先自己体会体会这首诗,再来结合那些要考的地方,可能都不用语文老师讲,自己就会了。真情实感为主,文笔为辅,语文基础坚固,考试基本没在怕的。

回到谈论诗词的话题,所以大家怎么看呢?反正诗歌这种文化是绝对不能丢的,它可以简洁的表达心中所想所感,让人快乐让人开心。你开心的时候可以通过诗歌表达,不开心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诗歌表达。如果受伤了怕被人知道又想倾诉,那么以诗歌的形式委婉的倾诉自己的情绪,哪怕用第三人称来表达,这样既保护了自己惶惶不安怕人发现自己的恐惧,又可以倾诉心情,把不愉快都发泄出去,这样就会更开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