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所罗门之歌》_读书笔记_800字

《所罗门之歌》_读书笔记800字

“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这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获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致辞。
看到好多读者不太认可莫里森和她的作品,说是矫揉造作。窃不以为然,她很好地运用意识流手法(寻根回来途中的遐想)和些许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飞翔、派拉特没有肚脐眼),清晰阐明小说的主题。
小说上部写了迈肯.戴德虽没有文化却精明强干,而又极端自私自利。多处置产,是方圆几十里数一数二的有钱的黑人。妻子是个沉默寂静、可怜可悲的人。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外号“奶娃“的儿子,也是小说主人公,小说基本以他的视角来展开叙述的,他和姑姑派拉特的外孙女亦即他自己的外甥女哈格尔有乱伦关系,最终弃她而去。派拉特是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戴德在山洞前杀死一个白人,并想掠走一袋子金子时,派拉特以命相搏,不许戴德拿走,从此兄妹分道扬镳,派也跑遍全国。临终时说的一句话,感人至深,大意是我不能认识更多的人,能够认识更多人的话,我可以爱更多的人。前半部分稍显平淡,下半部精彩至极。
第二部写了奶娃与父亲进行一次长谈,父亲告诉他山洞一袋金子的事,戴德怀疑派拉特私藏金子。就此奶娃带着500元坐飞机到南方,金子终究还是没见,在探访金子过程中,奶娃寻到家族的根源,知道了曾祖父拓荒的经历和被白人所杀的经过。
明白了《所罗门之歌》和黑人故事的关联,揭开了读者心头的谜底。
那个可以飞翔的所罗门,从非洲大陆来的祖先,一个王者,一个可以拥抱自由的人,一个回归生命的人。
莫里森触及了一个重要问题,种族歧视,并不是戴德一家而是整个美国社会至今还有的问题。
结尾处,奶娃站在岩石上,为了金子,他一生的好友吉他用枪瞄准了奶娃,而奶娃毫无惧色,面对枪口他感觉他从此不会再犯错了。是生是死对他而言区别已不大。最终他是从悬崖掉下去呢?还是像歌词中说的黑人飞翔起来,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
推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