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_精选读书笔记_4000字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_精选读书笔记4000字

《读书笔记》

C2:少年国王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亚历

古希腊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C3:使徒行传

保罗弃犹太教传基督教,《保罗书信》

犹太教:救世主还未到,《旧约》

基督教:耶稣是救世主,《旧约》《新约》

C4:上帝之城

①基督教会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

②《米兰敕令》标志基督教摆脱被迫害时代

③君士坦丁之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C5:异教徒

基督盛行,希腊哲学饱受迫害。

先后逃至叙利亚-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西班牙

C6:神们自己

①西罗马帝国灭亡,经院哲学兴起

②阿奎那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罗素反驳

③奥卡姆剃刀:理论应简洁,删除一切对结论无影响的部分

C7:群魔

教皇宣布讨伐异端

“在他们开始烧书的地方,他们终将会烧人”

C8:异端的权利

①马丁·路德质疑教会权威,基督教分为罗马一派的天主教和路德一派的新教,平分秋色。

(再加上此前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构成基督教三大教派)

②加尔文在日内瓦确立新教教皇地位

C9:奇怪的论调

苏格拉底式怀疑—哲学,科学

怀疑是思考的起点,同时检验思考结果。

C10:童年的终结

笛卡尔怀疑世界,“我思故我在”

C11:理性主义

笛卡尔将欧式几何“公设加演绎推理”的系统应用到哲学中,由“我思我在”推出“上帝”

C12:形而上学

安德罗尼柯将亚里士多德有关“物理学”之后的作品称为“metaphysics”,与《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异曲同工,于是被xx翻译为“形而上学”,现在可简单地理解成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那些能统一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

C13:二元论

笛卡尔将世界分成心灵一个元,外界一个元。这两个元相互独立的、平等,虽然可以互相影响,但谁也不能完全决定另一个。

C14:唯我论

假设我们只停留在笛卡尔怀疑的“我在”的阶段,我们只能确认我自己存在,外界的一切存在不存在我不知道,这就叫“唯我论”。可与目的论结合。

C15:寒冬夜行人

斯宾诺莎继承了笛卡尔的哲学体系构想,著有《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认为上帝是一个实体,世界万物皆为上帝,我与上帝同在。

C16:双星

①理性主义:笛卡尔,斯宾诺莎所代表的数学家派,演绎法,公设未必可靠,无新知识

②经验主义:洛克等代表的科学家派,归纳法,概率真理,永远可能出错

C17:名利场

①大陆神学家:继承柏拉图,重视心灵理性,理性主义

②英国神学家:继承亚里士多德,重视现实经验,经验主义

③莱布尼茨:理性主义者,用逻辑推导出单子论

C18:巨匠与杰作

英国科学家,经验主义者牛顿:万有引力,微积分……

C19:机械论

用物理学来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就叫作“机械论”,英国人霍布斯是先锋。其关键结论:意识是神经活动的结果。

C20:决定论

①意识是由组成身体的物质决定的,物质又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所以,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念头,都是被决定好了的。

②部分决定论:物理世界是被决定的,但是人有自由意志。更容易让人接受。

③唯我论把人看得最大,可以安慰人。机械论和决定论把人看得渺小,也同样可以安慰人。

C21:暴风雨

休谟:英国经验主义者

①无法凭借经验回答经验从哪来的问题

②否认“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是真实存在的,认为其不过是一堆经验片段

③只有两种切实可信的知识:不依赖经验的和自己感受到的经验

④因果律不符合上述两种知识的范畴

⑤因果律和归纳法是循环论证,所以因果律不能用经验证明,所以没有因果律自然也没有归纳法。啊…!

C22:哲学怪兽

①科学:岌岌可危

②哲学:理性主义已经被驳斥成独断论了;经验主义吃饭的家伙归纳法,也被休谟给整没了。

③选择中庸之道可以避免两个极端的缺点,但也同时失去了两个极端的理论支持,很容易被别人驳倒

④休谟怀疑论VS科学决定论

康德

C23:谎言的衰落

欧洲教会的尊严逐步尽失:

古德堡发明活字印刷术——禁书流行,伽利略日心说,霍布斯机械论,决定论,牛顿,达尔文,亨利四世…

C24:远离尘嚣

康德:矮矬穷宅《纯粹理型批判》

①将主客观世界关系颠倒过来,认为不是心灵感受经验而是心灵加工并生产了经验:

物自体——先天认识形式——表象

物自体永远无法真正认识,上帝属于物自体;

先天认识形式包含12个先天范畴:因果律,道德…

举例:三维图形是表象,四维空间不可知

②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道德也存在于先认形中,all都受到道德律支配

③对康德理论的几点质疑

C25:王者风范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①批判了过去的哲学家们认为的:真理是固定不变的,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问题。提出辩证法:矛盾可以且必须存在,矛盾是世界的本质。矛盾双方正反题发生冲突,经协调达成合题,周而复始…,由低级到高级,最终形成绝对精神。

②批判了过去的哲学家们认为的:人的理性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对立矛盾的两个事情。提出:矛盾是统一的,理性经过辩证可以完全符合世界的真实面貌。宇宙本质是理性精神,称“绝对精神”。

③重视研究哲学史。历史也会按照绝对精神的要求前进。

C1:傲慢与偏见

叔本华崇拜康德鄙视黑格尔

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C2:悲观主义

①康德说物自体是人不能认识到的,叔本华则详细描述了一番物自体,指明了物自体就是生命意志,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各种欲望,且理性与生命意志相比处于劣势。

②康德说物自体不影响我们的世界,是相对乐观的,叔本华认为世界的基础是无法控制的生命意志,它是邪恶的,是痛苦的源泉,是悲观的。“更好是好的敌人”

③如何摆脱痛苦:

成功?无用,且会助长意志

学习?无用,知识越多越痛苦

增强克制欲望的意志力?。可以增强理 性压制感性冲动;可以苦行降低生命意 志;可以欣赏艺术,心无功力。

C3:理性的危机

叔本华的理论里,最重要的东西是非理性的生命意志,比理性更本质、更重要。人类的理性永远认识不到生命意志,反倒只能做生命意志的奴隶。

C4:瞧!这个人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其妹借机整理将著作篡改为《权力意志》

C5:钢铁之躯

①尼采的“权力意志”:让自己更强更有创造力

②奴隶道德:同情仁慈谦卑平等

贵族道德:进取创造强大特立独行拒绝平庸

③ 尼采认为基督教是奴隶道德,是伪善的。“上帝死了”就无需遵从了

④其“超人理论”被希特勒利用成为纳粹理论一部分:发挥创造力,挣脱奴隶道德,不被弱者束缚

⑤主张“精英主义”:承认痛苦迎战痛苦

C6: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

克尔凯郭尔:

①不满意黑格尔把全体人类都纳入到他宏大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决定论中,把每个人都说成是历史棋盘上的棋子。

②强调个人选择,真正的选择超越了理性。是存在主义的先驱

③认为形而上学和自由意志有矛盾。

C7:科学新发现:理性的反击

①物理学进步: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

②进化论的发现

③心理学的发展

C8:人猿星球

①达尔文进化论,生物演化并不是从低级到高级,人并不比猿高级。

②达尔文进化论应用到社会学领域: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优胜劣汰。

③天性自私论,但当生物以种群为单位生活时,基因中可以带有“利他基因”。

C9:科学倒打一耙

①高斯,罗巴切夫斯基,黎曼发现并研究非欧几何学

②爱因斯坦相对论:否认了牛顿的时空观,证明了休谟怀疑论的正确,局限了对宇宙的认识

③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上帝不但只掷筛子,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霍金: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

C10:寻欢作乐

罗素情史…

C11:快乐王子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C12:逻辑实证主义

①“逻辑”:用逻辑符号重铸哲学世界

“实证”:新结论必须有经验可证明

②经“逻辑实证”剔除后只剩下两种:重言式命题和描述片段经验的命题,其他哲学问题全是无意义的伪问题,也就解释了为何哲学家们对形而上学久争无果

③双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建立逻辑实证主义后又发现理性根本无法担负从总体上解释世界、指导生活的任务,又提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哲学理论。

C13:实用主义

美国司法判例法,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能抓老鼠的猫…

C14:终结形而上学

①亨普尔悖论反驳概率真理

②波普尔提出:证伪,即任何理论在被证明不可靠之前,凑合用。形而上学的目的是找到终极真理。然而证伪主义却说:凡是终极真理,都是毫无意义的命题,不值一提。

C15:实用主义的科学

①科学就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奥卡姆剃刀)筛选出来的、可以被证伪的理论。

②波普尔认为:先有理论(即先提出问题、设定目的),再有观察。人类正是带着“总结规律”的目的去观察、去总结经验,才发现了各种普世的规律。

③科学也未必不是独断论的:我们反对独断论,坚持怀疑主义,结果在我们坚持怀疑主义的同时,可能又犯下了新的独断论。

C16:科学是什么

科学坚持经验主义、坚持实用主义,并且完全开放,允许证伪、允许质疑,反对独断论。

C17:永恒的终结

①在理性的领域里,面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等形而上学问题,要么去求助心理医生,要么就没有答案了。它回答不了本体论,认识论…硬要回答,不是独断论就是推理错误。

②形而上学走不通,那回答本体论这些问题,最直接的就是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但没有人会接受。

C18:存在与虚无

①萨特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最应该关心的,是“我存在”这事本身。

②如何证明“我存在”?

自由选择。萨特不仅强调自由,还强调责任。自由和责任相伴。

C19:西西弗的神话

加缪用《西西弗的神话》来表达世界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