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下)(纪念版)》_读书笔记600字
“人人以物质追求为目标,道德底线被轻易穿越,心灵焦虑无所不在,身份认同时时颠覆,所有的财富故事都暧昧不明,很多企业家前途叵测”,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个属于我们成长中见证和经历过的时代。
1993年:金融领域监管、产权改造的开始
1994年:民众消费能力提升和保健品行业的疯狂;技术派和市场派的选择与日后国际化竞争的道路
1995年:民族品牌情怀浓烈,外资在中国出现一些水土不服
1996年:商业社会日渐浮躁,多元化泛滥
1997年:企业史的崩塌之年,同时也是中国的互联网元年;邓公去世
1998年:金融危机之年,国企改革深化
1999年:中国股市的第一次非理性繁荣,投机色彩浓重,庄家横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2000年:国企效益有所提升,股市如赌场
2001年:中国年,美国劫
2002年:国退民进收官期,2003年年初将进行中央及各省市换届,国有企业扭亏比例为重要指标,落幕前的缠斗让人唏嘘;中国制造的国际名声建立,但也有隐忧
2003年:中国经济重型化跃迁,后发模式隐忧出现;国内房地产大热,开启十年炒房路;朱镕基任期结束
2004年:民营资本上游梦碎,产权改革学术纷争迭起,国退民进的转折点
2005年:跨国企业的问题年,股权分置改革再一次重新分配财富;门户时代的终结
2006年:外资的盛宴,国企的垄断利益,民企的冬天,非理性繁荣再度到来
2007年:大国崛起的豪情与大国责任;股市楼市疯狂,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