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300问:心理》_精选读书笔记1100字
你知道什么是平庸吗?
在我求学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比我优秀的人才,无论是智力还是背景,但是你知道吗,我不觉得没钱没背景就是平庸,那是别人贴给你标签。
唯有你自己内心的平庸,才是毁掉你人生的平庸。你内心的平庸,就是你失去追求卓越信念的那个瞬间。(Your internal mediocrity is the moment when you lost the faith of being excellent.)
你以后会遇到很多机遇,但你的平庸会毁掉它们。当你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的时候,你已经杀死了那个能够让你做得更好的自己。
你的痛苦,与别人的优秀无关。每个渴望成长的生命都要学会与自己的焦虑共存,这句话在当下这个时代更是真理。换句话说,焦虑感是内心变强大的过程中谁也逃不掉的经历。
保持努力的惯性并不是毫无代价的,而这种代价之一就是焦虑。但努力带来的焦虑的代价,和堕落之后产生的空虚和绝望的代价相比,真的是太过微不足道。
一个人在新环境里形单影只,或发现已不如人,或感到自惭形秽,或小声地不服气,TA内心体验到了尴尬/焦灼/心虚/嫉恨/痛苦/泄气等等,这种种感受都是次级情绪,其本质的初级情绪,是一个人对自己状态的不满足(「我还不够优秀」),对自己现有生活的不甘心(「我理应更优秀」)。
改变始于我们对孤独的接纳:即本质上我们只能为自己负责,也只有自己能为自己负责。我们必须鼓励自己去拥有这种终极自我责任意识,明白「我看到新的世界时所体会到的痛苦感受,和别人的优秀无关,它只与我自己的不优秀/渴望更优秀有关。」
《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介绍的一个人物不是崇祯,是徐霞客,在最后一段他这样说:「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向外索求,我们永远是无法找到答案的,只有向内探索,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当夜晚静下来的时候,去思考你这一天的生活,哪些部分是让你觉得有趣而兴奋的,哪些部分是无奈应付,无聊而被迫的。留给自己那有趣的一部分,更多地去投入、去行动,从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就,你就能很好地和你的「不甘心」相处了。
一个合理信念的树立「让别人理解自己,这是自己的责任」和一个合理期望的养成「即使我表达了自己,别人不一定会理解自己」,以及时时刻刻接纳自己的准备。
消解愤怒本身是在否定愤怒的价值,不要迷恋于转移注意力,换位思考等方法,我不提倡万事皆忍;民间心理学喜欢说,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但这没用,这话只是听起来漂亮;
通常有人会建议「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愤怒的原因」,但愤怒往往很难控制,倒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如果你明白了隐藏在愤怒背后的情感,那么也就不难理解合理信念和合理期望的建立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