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做天下人的生意》_读书笔记1300字
胡雪岩商场发迹之路,得益于两大官府靠山:前期王有龄,后期左宗棠。
世界上最痛快的一件事,就是看见你穷途末路,我有机会挥手斥金,喏,拿去用。帮助王有龄的时候,算基于江湖义气,也没想着有大回报,生意红火后,他就有意识投靠左宗棠,为他出谋划策。
胡雪岩明白,办团练,漕米改海运,征厘捐、购军火,借师助剿,所有这些虽是在代他人操劳,但是到了最后,无非是帮助这些人得到朝廷赏识,借政治力量巩固自己的商界地位。
左宗棠平生喜欢听人恭维,胡雪岩平生捧人手法高超,二人结交,天造地设。
胡雪岩善捧,捧起人来,跌宕起伏,让人觉得面面俱到,不偏不袒,似乎全是公道话,听的人却又甚觉受用。胡雪岩初见左宗棠把他和曾国藩相提并论,左宗棠听了十分舒坦。要是只提左宗棠,不提曾国藩,未免太过。拿曾左并夸,显见如今之势,非二人无可收拾。
胡雪岩尽心竭力辅佐左宗棠,立下了汗马功劳,左宗棠自然会多予酬劳。除了在购机器、买武器、借洋款中少不了他的好处外,在官衔上也尽力为他争取,使他的官衔越升越高,直至被朝廷授予一品顶戴。因为顶戴系红顶,故胡雪岩也就被人称为“红顶商人”。最后左宗棠还为他向朝廷请赏清朝官员们梦寐以求黄马褂,皇上同意赏穿以认可其特殊功绩。胡雪岩既戴上了红顶子,又穿上了黄马褂,集荣华富贵于一身。
当然,后期胡雪岩场面铺的太大,阜康钱庄资金链断裂,两千万两的丝,六折就只能卖到八百万两,胡雪岩顿时如坠冰窖。这时李鸿章的门人也已派人到市面上造谣,说胡雪岩已破产,次日阜康钱号就因挤兑倒闭。胡雪岩商业帝国成为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胡雪岩最为人称道的处事原则就是“花花轿儿人抬人”。游刃有余的处理政商之间的关系,精华如下:
培养人脉:看重人、抬举人、帮助人、提携人,一个人一辈子如果在这些方面做得好,那他就处处有朋友,处处有人和他同心,处处有人愿意帮助他、支持他、顺从他、敬重他。
重情重义:人是活的,事是死的,抓住了活人,不怕不能成事。交情的回报经常是悄无声息的。在你不经意中,原来认为很棘手的事情突然如水雾一般挥发了。
助人有方:不过胡雪岩口头来得,明明是你受惠于他的事,他要说得让人感到这是你应该得到的,非让你心里感到舒服不可。胡雪岩专门培养了刘不才这种吃赌俱全的人才,专陪阔少、达官、江湖头目。单是刘不才和庞三少爷的密切关系,胡雪岩就有了垄断上海市丝茧生意的便利。
深谙人性:他知道人心厌恶麻烦,所以虽因资助王有龄而丢了饭碗,却决不去找老关系的麻烦,宁可屈尊去吃门饭。他又深知人总爱小便宜,所以在他发达后,又精挑细选礼品,把老同事们服侍得服服帖帖。这些人个个觉得,胡雪岩这人有难了不会找熟人麻烦,有福了会和大家一起享。
急人之困:和松江漕帮的尤五商谈“民折官办”时,揣知尤五卖米隐衷。胡雪岩就捕捉到了这一心理,告尤五会先代处理难处。把别人难处讲明了,且帮解决,先做朋友,再做买卖。
通权达变:嵇鹤龄曾戏称宁可拿钱塞狗洞,也不肯白出孝敬费;王有龄也对抚台大人的暗示置若罔闻,落得抚台大人把脸一沉,端茶送客;胡雪岩听出门道了,就适逢其时地派人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