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套装4本)》_读书笔记1300字
一口气读完了《魔鬼经济学》,人生中的第一本经济类书籍,边读边被书中的数据和论点重塑认知,对于书中的思考维度和方法隐隐有些感觉,但是由于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太差,还没有感受到其清楚的思考脉络,所以需要反思后二刷。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前三本很好,最后一本因为案例分析的粗略和内容的混杂,有些不够吸引人。
从书中领会了道德是人们理想的社会标准,而经济学却探寻的是社会的真实运行,在面对社会时需要我们少一些一厢情愿,多一些实际和理智。
感受最深的是书中关于诱因的内容,医生、老师、政客、运动员、教练乃至你的房产委托人等,这些听起来很高尚或高级的职业人员,有时候做事情也是出于个人的利益,而这些行为有时恰恰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所以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去思考某类人做事的动机,才不会被忽悠,确实有高尚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人,但是不见得有很多。一些医疗技术昂贵却没有太大效果。
一般的社会认知不一定正确,底层的毒品贩子和一般的妓女收入很低,收入高的高级妓女不仅自身条件优秀还抓住了经济学的原理,这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可见社会对于某类人的固有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要一味地按照社会的认知去思考,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正确认知可以用过阅读一些研究者的成果得知。
大众的从众心理在书中再一次得到了印证,我觉得从众是因为自身缺乏思考的能力以及打破惰性的自觉,处在大三这个需要选择的档口,我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很少独立思考和选择,按部就班很省心,多点尝试才会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商品的价格被供需直接影响,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有时并不对等,很多商家利用了消费者的虚荣心抬高价格也是众所周知的,虚荣不是一个好的理智的品性 。
去思考一个现象的成因时,从当前的社会因素中思考有时候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把时间维度延长至以前,因为一个事情对于社会的影响往往在若干年后才会显现出他的效果来。
数据是一个最直观最不会说谎的东西,但是数据有时候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是绝对的真实,获取数据时需要严谨。书中的结论大都是通过数据得出的,数据能提供新的思路。
信息很重要,能让人做出理性的决定而不被蒙蔽。放弃有时候能让人得到想要的东西,机会成本比沉默成本的效益更大。
人们的聪明才智能创造问题更能解决问题,要改变人们的想法很难很难,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些强制的措施,不要固执,要谦虚包容。
个体和社会的关系总是在对抗中发展,政客往往采取了一些措施去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是人民却有更多的办法去对抗这个措施,有时候出发点良好的措施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一个好的措施应该是抓住问题的根本的。
这些是自己阅读后的一些体会或者说是对于书中内容的搬运,因为自己真的是处于一个接受知识的小白的状态,对于本书并没有大佬们的批判性看待。这本书让我对于社会的认知有了极大的改变,也让我反思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已经是极大的收获了。希望通过日后的阅读和经历能让自己具备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