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向海底捞学习》_读书笔记_2300字

《向海底捞学习》_读书笔记2300字

作为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最近,深感服务之难,尤其在装修这个领域,服务周期长,过程又繁杂,而服务做不好,业主退单,口碑不好,难以在市场上立足,被市场淘汰。

说起服务,让我想起了海底捞,一个可以把服务做到变态的企业,一个把服务做到变态之后做成火锅第一品牌,然后在香港敲钟上市,海底捞为什么这么牛,他是怎么做服务的?

我没去过海底捞,我决定读一读,读一本还不够,我读了三本,从《海底捞的经营哲学》到《海底捞的秘密》和《向海底捞学习》,读完之后,然后思考,下面就是我的总结:

海底捞把服务做到变态的背后,是管理,管理上的成功,才是海底捞成功的本质。

企业是人干出来的,没有“人”,“企”业就变成“止”业,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深知这一点,和张勇一样,海底捞的员工大多来自四川农村,一没有学历;二没有背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张勇的带领下,干出一番事业,在全国各大城市,各自闯出一片天。他究竟是怎么管理的?

怎么管理,这是个问题。

1、儒家之仁——以人为本,人性管理

海底捞尊重每一位员工,给员工真正的安全感。海底捞给每一位员工提供食宿,而且住的必须是正式小区或公寓,且离上班地点走路不超过二十分钟,每个房间都要有空调,网络,电视,热水器;如果夫妻俩都在海底捞上班,还会提供单独房间,哪怕在北京,店面也会不惜重金解决员工的基本生活问题。除此之外,每个员工每年还有十二天带薪年假,往返车票公司报销,大堂经理以上,每月还有补贴,补贴会直接寄给员工父母,寄到家里。像这样的待遇,海底捞还为员工提供了许多,对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福利待遇、住宿条件、医疗救治、婚丧嫁娶、子女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出现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等各种实际困难,公司都会及时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彻底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给员工真正的安全感。

海底捞真正做到了家文化,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归属感。海底捞很多员工,都是老员工介绍带过来的,互相之间都有关系;新员工入职培训,也会教员工怎么用地图,坐地铁,医院在哪里,怎么融入当地生活;此外还有师徒制度,一带一,让新员工快速融入团队,上手工作;在宿舍还有阿姨专门照顾员工生活,打扫卫生;员工生病,还有工会成员前去照顾,送上慰问品,工会成员全部由管理层组成。

2、法家之术——严而有格,激励有术

只有人性化管理,没有规章制度,没有严格执行,企业也很难发展壮大,严是爱,是对员工的负责,也是对企业的负责。“慈不掌兵”,在企业中碍于情面,任用自己的亲戚朋友来管理,对企业造成损失甚至倒闭者大有人在。海底捞张勇,在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发现3个股东不符合他做企业的要求,他知道要让海底捞成长为现代企业,必须解决家族企业问题,他先是让自己老婆下岗,然后让施永宏老婆下岗,然后让两个弟弟下岗,2007年,在海底捞高歌猛进之时,张勇让平起平坐一起打天下,20多年交情的朋友,最忠诚的死党——施永宏下岗,并收购了他手上18%的股份,拥有公司绝对权。就是这么的狠,才一步一步将海底捞发展壮大,做到第一。

海底捞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详细全面,奖惩分明,并且严格执行,保障管理的高效和执行,员工多次触犯管理条例,店长或经理可以直接开除。

海底捞管理成功之处,还有重要的公平公正的晋升环境。每个员工必须从底层做起,每个工种都有各自晋升路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是那种踮一踮脚跳一跳就可以摸到,而不是画大饼,华而不实,遥遥无期,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在海底捞实现自我,改变命运。海底捞的很多管理人员都是来自底层,来自农村,海底捞副总裁杨晓小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来自四川农村,不到18岁在海底捞当服务员,靠自己的双手勤奋努力,19岁做店长,21岁到西安开分店,独挡一面,30不到,成为海底捞唯一副总裁。而且海底捞还成立海底捞大学,专门给底层员工提供学习晋升的空间。

此外,还有独有的创新激励制度,在这种激励创新下,每一位海底捞员工都有积极的创新意识,海底捞成立创新委员会,会把员工的创意想法在使用中验证,如果效果好,就会发奖金,并以员工的名字命名这项创意,如果其他门店采用创意,还要付费给这位提出创意的员工。  所以海底捞的服务充满创意,充满着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记得有一次下小雨,我经过创意产业园那边的海底捞门口,只是路过,但服务员走过来微笑的给我递了一件折叠的塑料雨衣,包装没拆,还是新的,因为没有在那消费,我不好意思的的拒绝了,但心里也是暖暖的。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餐饮店,真是与众不同,而这种服务行为通过我的传述,也给海底捞做了一次免费的广告。这就是服务,这就是口碑,没有消费都有口碑,真是神奇的企业。

3、道家之无为——信任支持,放权管理

海底捞充分信任每一位员工,每个人都是海底捞的管理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放权管理,每一位员工都有权力给顾客打折或免单,一个店长,有3万元审批权;小区经理、采购部长、工程部长有30万审批权,大区经理、财务总监、副总有100万审批权。这种信任和放权,让员工充满归属感,每个人都是老板,每个人都想当好这个老板。张勇清楚知道和顾客打交道最多的是一线员工而不是领导,充分授权给一线员工,他们才能给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顾客各种需求。

最后总结:正是海底捞做好了这些管理,才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热情真诚的对每一位顾客微笑,用心服务,而不是僵硬的露出八颗牙齿;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创新动力,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家文化,师徒关系下,互帮互助,每个人既是为自己工作,也是为家工作,在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中,员工流失率大大降低,内部培养晋升,也让海底捞在全国遍地开花。

(纸上得来终觉浅,以上,只是书中所得,事实如何,有待考察,因此有一定局限性,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