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纽约客》_读书笔记_1200字

《纽约客》_读书笔记1200字

五篇短篇小说都写得非常好后面的评论也很到位
看第一篇谪仙记给我的感觉最深 李彤是那么一个美好而放荡不羁的存在 但是因为战争引起的家族变动 让她一下整个人乱了心性 依靠着不同的男人为生 却又好像在进行一场又一场的爱情博弈 她喜欢追求所有有刺激性的活动 喝酒 赌钱 赌马 飙车 大概是家庭的变故让她知道了人生不过如此 随时都可以有起伏颠覆你之前所拥有的一切 文章最后结尾情绪处理的非常好 好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 起先觉得不可思议 继续打牌的活动 但是不自觉地赌注越下越大讲话声音也越来越大 像是不自觉地在隐藏某种悲伤情绪 不自觉打到了天亮 在车上 妻子终于还是没忍住开始陷入悲痛的哭泣之中。 李彤的自杀虽然突兀 但好像也是最好的结局。
谪仙怨 则是写了一个没落贵族的太太供女儿出国念书 可是因为经济拮据却沦为妓女的故事。单从文章开头和母亲的通信来说 倒是充分勾勒出一个自立自强 宽慰母亲的女儿形象 和后文沉溺在红灯区的女人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时候 读者便觉得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 生活压迫使然。 异国他乡的生活总是不那么好过 谁又有得选呢?
夜曲中关于文革的部分看的我很心痛 没有人能提前听到世道变幻的风声。在特殊时期,你有没有错另当别论 关键是看统治阶级想不想让你有错。个人和时代的对比力量强弱是显而易见的。那双在华丽钢琴上流动弹奏肖邦夜曲的曼妙双手早已不在,岁月留下的是劳作之后的一身病痛和一颗在自己祖国土地上永远无法真正安宁的心。反倒是逃到了异国 硕大的纽约和曼哈顿 拥挤在熙攘的人群中 看着不同的人种来来往往才能觉得安全。在自己的国家里死无葬身之地,真是让人心寒!
骨灰的内容便也不再过多赘述 ,人物不经意的对话和言语就能打破你的认知。有些时候 落叶未必归根。人死后被埋葬最重要的就是稳定 哪里能满足稳定的诉求 哪里就是最好的埋葬地。亲身挖过别人白骨的,大概不相信这片地也能给自己安宁吧。
Danny Boy和 Tea for two是我第一次接触同性恋文学,顿时觉得世间时候爱情都是异曲同工,好的爱情是一样 不好的爱情也一样 无所谓男女。人类本身就是差异化的存在,爱情跨越种族性别和宗教 倒也不必非扣上伟大的高帽子 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只是他们选择的机会可能更少一些。美国八十年代爆发的瘟疫可能一瞬间摧毁了很多同性恋爱的温床。即使肉体上不复存在,但真正的爱恋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东尼和大伟的爱恋是同生共死 这份爱恋也便得以永永远远地持续下去。
每个故事都写得好,将人物角色和纽约这个城市— 凛冽的冬天 圣诞节飘着雪 好像听到正在播放jingle bell的歌谣 几朵雪花落在苍绿的圣诞树上; 初春曼哈顿回暖,安弟和罗坐在窗台上 用银色的茶具喝茶吃着法式糕点 柔柔的春风拂动了安弟的黑发 拂过他清秀的脸庞 在他的笔尖上舞蹈; 深秋的落叶落在Times Square的四十二街上,穿梭而来的汽车轧过大片的黄叶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每一个故事读来都压抑的隐藏着人物的心酸和曲折。读完都觉得唏嘘感叹 想要为故事里的人物流几滴眼泪 好像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敬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