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_读书笔记_700字

《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_读书笔记700字

本书需要切合其他资料一块来读才完整,因为不可说的原因,很多事情是不能说不可说的,而不是个别人评价的不客观不全面尽是洗白之语,需要多肤浅才会这么评价。

在香港这个棋盘上,中、英、美、法德、日本、台湾、葡萄牙等各种势力集团在纠缠,并以历史为背景,以国家实力和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为参考的各国棋手,每个棋手的长期战略要求和短期执棋策略不一样,人生百相。而中国根据历史问题、未来问题,下的是一手跨越200年的中盘棋,更因为历史、体制、深化改革、两制下管理经验等原因丢掉不少棋子,但整体对大局无损,只是少了锦上添花。

而少了锦上添花这块,也就是香港这几年来不断出现的学运暴乱的原因之一。香港在70-90年代属于经济实力与人民生活水平共同提升的时代,幸福感非常强。90年后已经开始出现由小工业的转型,但转型的侧重与港口金融旅游,在精密工业及互联网产业等突破不理想,造成产业空心化及不能普惠民众,民众没能跟着香港一起享受时代的红利,这应该是根本原因吧。至于说占中暴乱,只是皮肤之癣,考虑到89风波和中央的授权,中央不便于干涉,让香港在受到剧烈影响下,自动团结一大批民众,去破解立法、司法政治教育产业转型的难题。外部势力的干涉不提,更着重于“黄瓜之台”的老人,李老先生是其中代表而已,也很无奈,多个国家是棋手,李老先生是一枚棋子,香港回归时候是棋子的大义和大利,但现在他能选择的只能是跳出棋盘外了。原因有很多,人老了该安排了而他儿子并不具有长袖善舞的能力,责任只有他担着了。当年的霍家包家郑家二代们都不像老辈那样的能力和影响力,也只能这样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