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牛津通识读本:维特根斯坦与哲学(中文版)》_读书笔记_1100字

《牛津通识读本:维特根斯坦与哲学(中文版)》_读书笔记1100字

。这个背景就是逻辑和哲学的发展,大多要归功于弗雷格和罗素的著作
逻辑哲学论》在展开关于语言、世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主要论点时,也涉及以下各个方面:逻辑的性质与逻辑形式;盖然性;数的概念;归纳与因果性;哲学的目的;唯我论;以及关于伦理学、宗教和人生的问题。

语言与世界两者都有一种结构。语言由命题组成,这些命题是由他所谓的“基本”命题组成的复合命题,而基本命题又是由名称结合而成。名称是语言的最终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世界是由全部事实组成,而事实则由“事态”组成,后者又由客体组成
意义的图像说”,它说明语言与世界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从而也说明在我们正确使用语言时意义是怎样寓于我们的话语中的。

后期:一个表达式的意义不如说就是它在构成语言的多种多样的实践中的用法理解表达式的意义这种实践就是遵守表达式在其所从属的各种不同的语言游戏中的用法规则(注意“规则”的说法很自然而且有意地与“游戏”的说法相关联)
构成规则的乃是我们对于规则的集体使用;遵守规则就是一种由共识、习惯和训练所建立的普遍实践。因此,尽管规则确实指导我们并向我们提供正确性的尺度,但规则并非独立于我们,从而并不构成一种强制的标准,从外界将遵守规则的实践本身强加给我们。
意味着没有任何可以被看作“私自”遵守规则的东西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我们在理解该表达式时所理解的东西。理解就存在于知道该表达式在跨越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时的用法,而这一表达式就出现在这些语言游戏中。知道表达式的用法就是具有一种能力:有能力在那些各自不同的语言游戏中遵守使用表达式的规则。遵守规则并不是一种神秘的内心过程,即理解某种类似在客观上树立正确性标准的演算那样的东西;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植根于一个社会群体的习惯和共识的实践,而作为一种实践来看,遵守规则本质上则是公开的事情。规则确实指导行动并提供正确性的标准,但是规则做到这一点乃是由于它们建立在共识之上;正确遵守规则就是遵循社会群体已成习惯的实践
维特根斯坦所攻击的是自笛卡尔以来在哲学史上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的观点。这种观点赋予主观经验一种特有的原初性和重要性
怀疑这种游戏本身就预先假定了确实性。
人们能够说‘没有疑问的地方也就没有知识’吗”
反对意见:
意义与用法之间的关联并不像维特根斯坦的说法有时暗示的那样紧密和明显
因为只有“相对的”真理,只存在我们在这个思想群体之历史的这段时期中所理解的实在。
这个群体怎样确定它是否在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给出的答案是:不能确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