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官商是怎样的怪物?(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2)》_精选读书笔记_900字

《官商是怎样的怪物?(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2)》_精选读书笔记900字

官商是怎样的怪物?

不懂历史的经济学家是瘸腿蹩脚的经济学家,不懂调查研究的经济学家那是空谈误国的一群书生。

官商勾结是历史产物,权力寻租行为可以追溯到私有制的起源。利用公权力获取个人利益和优势资源的行为不新鲜。官商是逆历史潮流的。

官商在国家资本和官僚资本混合在一起时达到巅峰状态,当然了这是工业化以后的事情,尤其是金融产业化以后。

人们在痛恨官僚资本的时候往往是以国有资产的流失为对照的,在痛批中往往会忽略两者的互生结构。

在近现代的百年企业史上,出现了三个很典型的官商,一是胡雪岩,二是盛宣怀,三是孔宋家族。他们均为当时的“中国首富”,他们的身份亦官亦商,是为“红顶商人”,其财富累积都与他们的公务事业有关。这是吴晓波先生的观点。

按照政府的有关法令来说,孔宋的豪门资本所做的一切确实没有问题,一切都是合法的,因为法令本身就是他们自己制定的。

经济改革不是个别政策上的改变,而是从一个系统转变到另一个系统,东欧改革的经验教训已经表明,一揽子改革优于单项改革,而成功的改革必须要有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否则很容易在中途发生经济波动。

对官商文化以及模式的思考,也必须建立在对经济制度的研究上。

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当它固化成形之后,即便是它的设计者也无力变更它内在的逻辑,这正是陈云在小蒸公社所遭遇到的景象。

如果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革,那么,一个官僚资本集团的倒塌往往意味着另外一个官僚资本集团的崛起。

精英阶层对传统文明的过于自信以及对制度重构的漠视成为中国近代化进步的最大障碍,一直到1898年前后,洋务派名臣张之洞依然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在维护封建纲常的前提下推动洋务事业。知识界对传统文化的恪守更是与西方文明的引入形成了有趣的矛盾关系,文化名流辜鸿铭便论述说:“今日世界真正的、最大的敌人是体现在我们身上的商业主义精神,这种由自私与怯懦结合而生的商业主义精神,造成了群氓崇拜的泛滥。这种精神的泛滥促成了战争的爆发,要制止战争,我们就得首先消除商业主义精神。”

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出萧条,必须靠三条:一是必须激活国内需求;二是必须依赖民营资本的壮大;三是必须推进市场化的政策改革。这个道理在今天应该还适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