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全传》_读书笔记1800字
说到美元不得不提汉密尔顿,他是美国最早提出“美联储”雏形的金融家,也是独立战争时期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是好景不长,因为杰斐逊所代表的民主派反对第一银行的地位,所以在20年协议期满后,美国第一银行就被迫取消了。
随后,分别在1873年、1893年和1907年,美国先后发生了三次“银行恐慌”,危机发生后,人们纷纷从银行提出存款,而银行却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实体经济因此陷入瘫痪。美联储正是在这样一种风雨飘摇的经济环境下于1913年 12月23日成立的。
美联储的职能主要包括:
第一,通过三种主要的手段,即公开市场操作、规定银行准备金比率、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要求的贴现率来实现相关货币政策。
第二,监督、指导各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活动。
第三,监管美国本土的银行以及成员银行在海外的活动和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活动。
第四,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的预算及开支。
第五,任命每个联邦储备银行9名董事中的3名。
第六,批准各个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提名的储备银行行长人选。
第七,行使作为国家支付系统的权利;负责保护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的实施。
第八,依照《汉弗莱·霍金斯法案》的规定,每年2月20日及7月20日,应当向国会提交经济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类似于半年报)。
第九,通过各种出版物向公众公布联邦储备系统及国家经济运行状况详细的统计资料,如通过每月一期的联邦储备系统公告。
第十,每年年初向国会提交上一年的年度报告,这需要接受公众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提交预算报告,这则需要接受美国审计总局的审计。
最后一点,委员会主席还需定时与美国总统及财政部长召开相关的会议,并及时汇报有关情况,并在国际事务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简而言之,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决定将关系到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量的多少,以及银根是松还是紧。这就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与财政政策截然不同,后者主要着眼于政府在预算、税收和公共开支等方面的决定。说白了就是给市场经济兜底的,用于调控民间经济的最后一道门。
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本书,这本书不值得被推荐,因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有门槛的学科,加之讲的内容太多,事情太多,一本书很难讲清楚;但是这本书作为了解美联储这个机构以及它的市场职能我觉得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我倾向于以人的角度来把时间划分成先后顺序,依次从人的角度去讲每个阶段的美联储是怎么发挥其作用,他在每一任主席的手上怎样大放光彩,怎样黯然失色;除了作为独立的机构来做以外,它涉及的是美国经济的最后一道关口,必然跟市场经济,跟政治,跟选举等等一切都不可分割,这才是其中有意思之处。
美联储总共经历了9任主席,从一个被私人控制的中央银行,逐步成为独立于各大政治以外的金融机构,它经历的100年不止在时间上做了一个加法,更在于历代的美联储主席如何带着美联储一步步成长,慢慢壮大,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独立机构,这里面的故事有太多值得看,太多值得分析的,它的经历相当于一部美国近代史;
九任美联储主席分别是马里纳·埃克尔斯、托马斯·麦克凯、小威廉·迈克切斯尼·马丁、阿瑟·伯恩斯、威廉·米勒、保罗·沃尔克、艾伦·格林斯潘、本·伯南克、珍妮特·耶伦(按照任职的先后顺序排列);如果要对这几位主席做个一句话的评价,以我个人简单粗暴的感受而言:
艾伦·格林斯潘是历届中最有名的一位美联储主席,任职期间经历最多大风大雨的一位;
小威廉·迈克切斯尼·马丁是最稳重的一位,美联储正是在他的坚持下,才一步步取得独立;
马里纳·埃克尔斯是最勇敢的一位,作为美联储第一位主席,即便没有上过大学,依然以其强势,专业让美联储在国会的发言有其应有的分量;
阿瑟·伯恩斯是最懂得和政治家打交道的经济学家,以其专业和耐性赢得了艾森豪威尔的信任,并且让美联储给出的建议都受到白宫的正确对待;
威廉·米勒应该是最不适合的美联储主席,任职期间和白宫的关系过于亲近,偏离了本质,像个“圈外人”;
托马斯·麦克凯,额,应该是最没什么好说的一位,看完本书后,我甚至都不记得这个人名了。。。
保罗·沃尔克最有活力的一位,其实我挺佩服他的,以“不要听任你的善良本性……在本该拒绝的时候却说同意。”时刻勉励自己,让美联储的独立越来越稳定;
本·伯南克心理承受最大的一位,上台后就经历了百年一遇的经融危机,但以其扎实的专业和稳健的才略帮助美国逐步恢复经济;
珍妮特·耶伦是其中唯一的一位女性主席,以期女性独有的耐性和细腻赢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