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荣耀原著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_精选读书笔记2000字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唐朝历史在人们不厌其烦、巨细必究的咀嚼和揣摩的演绎中,一朝一代便以各种形式展现在世人眼前。唐代宗和吴兴沈氏虽然一直都停驻在史书里,但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为地无人问津。那种境况像是马哲里那部分尚未知之物安静的流转于岁月间。然而有一天,这段莫衷一是,扑朔迷离的历史终于被写成古意盎然的书,再后来被搬上荧屏。蓦然间,开场锣鼓急雨般响起,灯光倏地转换,一段久远岁月徐徐拉开大幕。
浮生翩跹,白云苍狗。
那一年大唐西市,歌舞升平,张灯结彩,适逢上元时节。珠门罗绮列深巷,嘻戏孩童绕万家。深闺少女宛如脱笼之鸟四处奔走。比肩继踵时不慎跌落曲江池中。少年当机立断救她上岸。受到惊吓的女童抬眸看向递给她糖葫芦的少年,目光里都是暖蔼。那时二人并不知,初次见面悠长半世只当少年相知却不知是一生牵绊后来却殊途相离,漫漫岁月里心心念念穷及一世。
同为解惑醉仙楼再遇。她钟灵毓秀,才华横溢“天高爽气晶,驰景忽西倾……”他意气奋发,登高展卷“赵客缨胡曼,吴钩霜雪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之后的几次巧遇正如李俶所言,他虽为她倾心却不愿将她拉入连自己都厌恶的皇宫中,只能遥望。一道麒麟令使除她以外全家遇害。带着任务无奈嫁入广平王府,那时她该是万般抵触的只因家人遇难恩人寻找未果。但她不知当李俶取下团扇时内心有多么欣喜仿如灰暗的世界顿时五彩缤纷,该是像幸福地开出花儿来的样子吧。韩国夫人和崔彩屏的针锋相对,何灵依不动声色的加害,竟让他们误会重重。幸得坠崖之灾,生死相逼两心相依继而小木屋坦诚相告心意相通。然而珍珠误会李俶是杀害她全家之凶手,又被加害流亡于回纥。李俶远寻回纥,义无反顾大雪封山险些丧命于此却仍然万里寻妻。误会昭然若揭后他又不得不身负使命远赴潼关。潼关战败从死人堆里爬出找到仓皇出逃的车驾不见妻儿身影被告知她们并未一同撤出……不好的剧情滔滔不绝,任何一个片段都可以看着看着忽然一下子很难受,仿佛他们经历过的都是坎坷和荆棘。最难过的是九重宫阙,万里江山,不负这一路险恶一路困苦,当他们终于走过了所有人为的明枪暗箭,当李俶终于坐于宫阙之巅,林致哭着告诉珍珠她已经油尽灯枯之时,我才明白人有百算,天只有一算,然而就这一算足以致人一生。每一个人都经历了那么多,冬珠尤是。看似总在别离总有二心。但珍珠一直在以失去的方式成全李俶。她总认为自己是牵绊因为她李俶才没法安心为江山社稷拼搏。但其实李俶并不需要珍珠做什么他只要她一直陪着他便好。而李俶为了保护珍珠一步步走向帝王之争,最终保护了天下人,可是他真正想要保护的人总是不被保全。就是珍珠这样在成全自己和成全李俶之间做出选择必然会不顾一切地成全李俶的心智,以及李俶奋力力争保全珍珠却总迎来更大的羁绊才更让人觉得潸然泪下,世间安得双全法,相知相守原来那么不易,原来家国政事,皇权贵胄,不是荣耀万千而是,万般无奈。
当经历了一遭身心俱疲的时候。她油尽灯枯,他还有长长的一世。于是珍珠决心瞒着李俶谎称江南游历休养。她亲手为李俶戴上皇冠,看他初登宝座,不忍看他眼见自己死去无能为力的伤痛所以选择离开,宁可让他觉得她还在世间。而李俶分明已听到,但他愿意成全她最后的心意,只为她了无遗憾地离开。云谲波诡,朝堂变换,不变的是他们始终在为对方考虑而宁可委屈了自己。
幽瞑的光线将她的岁月静止在令人追怀的那一幕转身。长安街上路人来来回回,悠悠荡荡,幻化出迷离曲折的图案,仿佛是印证着一段段不顺心不如意的故事,让人不忍卒读。
最后一幕定格在马车停驻于醉仙楼前,珍珠抬头注视着那一块牌匾。是大梦一场起,是天宝元年的暮春初夏,有流流容云,畅畅惠风,是一眼万年。
珍珠走出拥挤人群,不远处车夫压低斗笠,当珍珠再度抬眼时,却不见了那人身影。只见热闹纷繁的十里长安街依旧如从前。走出几步,珍珠忽然在心底轻轻地以只有自己可以听到的声音呼唤:冬郎。
在夕阳余晖渐渐掩盖起“风调雨顺”字样的时候,李俶回转过神来,目光茫然的从牌匾上向马车驶离的方向望去。那一刹,在他眼底是汹涌却无声的暗流,是飞扬却落定的尘埃。
看过了余晖下的熙攘长街行客与灯,想起了来时的一路风雨,都只好守口如瓶,望穿锦绣山河草木繁盛,顾首相送。
年轻的帝王庄严而孤独地独立于崖边,含着雾的眼睛里映出了大唐荣耀,于是,整个尘世都沦没在那双静谧的眼眸中。然而他终于明白,饶是天下一片苍生仰仗,缄口不言的一世等待终是没了归期。
一人骑马览江湖,看似什么都有,确又什么都没有。
但难过想不通的同时忽然又释怀了。因为国泰民安,山河永固,天下升平,他们终是携手走过最艰难的岁月,至于生离死别,大概真的是不算圆满才是最大的圆满。
也许走过那个时代的他们都明白,他们的荣光与离散,他们的平凡与特殊,以及各自殊途的命运发展,恰是一个朝堂与时代流变的缩影。
就像是亲历了盛世不易中这些人们长长的短暂的一生。观戏之人悄然落泪。
但,是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