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马寺传奇》_读书笔记_1000字

《白马寺传奇》_读书笔记1000字

我是洛阳人,白马寺在洛阳市城东12公里,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白马寺创建于东汉,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

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二位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

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此处的“白马”和《西游记》里的“白马”不一回事的,要比西游记里的唐玄奘西天取经早560年,尽管唐玄奘也是洛阳偃师人,离白马寺很近的。

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之后的150多年里,有192部,合计295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后随着朝代更迭,战乱不断,多次被破坏又重修。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 井仍依稀可见。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

《白马寺传奇》尊重历史,巧妙地将历史事件还原在故事里,仿佛一切重现,当年西域求法的坎坷历程在我们眼前播放一遍!我们仿佛看到,当年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途经大漠、草地、湖泊、雪山,那些顽强的脚印,殊死的跋涉……如同历史一般厚重,被后人永久铭记。作者还把佛教知识巧妙通过对话给我们知识普及传播。很赞!本书读来有趣有料,对白马寺厚重的历史铭记在心了。感恩作者!

人啊,只有在信仰的光辉下,才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