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动物绘本:两只欢蹦乱跳的小熊》_精选读书笔记500字
《两只欢蹦乱跳的小熊》描绘了一直生活在洞穴里的小熊,第一次见到外面世界时的震惊与欢喜。
这就联想到柏拉图的洞穴之喻。。。。。
洞穴之喻说明了我们对可感世界的知识和对理念洞见之间的关系。在洞穴中,囚徒手脚被绑,背对洞口,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身后有把火,在火与囚徒之间,各种物体被从这边运送到那边,从而在囚徒面朝的洞壁上投射移动的影子。囚徒认为这些移动的影子就是实在。如果有个囚徒获得自由,能转身看见投射出这些影子的物体时,他才发现他以前认为实在的东西只不过是真实物体的影像。如果这个囚徒进而再走出洞穴,朝向日光,瞥见太阳的话,那他会大为震惊,当他回到洞穴去告诉其他人他所看见的东西,其他囚徒却不相信他的话。
很明显,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事物世界和理念世界;洞内的影象和雕像分别相当于幻象和自然物(活物),洞内的火相当于太阳,洞外的太阳相当于善,洞外的自由人看见的是理念,他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逐步上升的辩证法,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
柏拉图用“洞穴比喻”来说明可感的感性世界是假相的世界,可知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人们应该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追求真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