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北京书店印象》_读书笔记_1000字

《北京书店印象》_读书笔记1000字

这本书让我觉得北京的文化气氛是全国最浓烈的。书中分为读者篇和书店篇。北京的文人墨客在读者篇中缓缓道来对上个世纪北京书店的大事小情,自己求学之路上与书店的邂逅故事。而书店篇与其说这是对北京书店的印象集结体,不如说更像是围绕在北京的书店而做的一本图鉴,店主们向采访者娓娓道来自己的经验教训,一边又像是在给想要开书店的理想主义者们上了一堂经验课,收获颇丰。
能开书店是很多新闻出版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就像书里采访所说的那残酷无情的现实一般,这是有钱人干的事情。如今出版行业是世风日下,其关联产业也正是如此。作为一种产业,书店的风光似已不在,然而就在这不知不觉间,为了拯救这个行业而默默付出的守护人们,已经悄悄的将书店变成了一种生活态度,满足着城市人的另一种需要,安抚着城市人的心灵。
这就想起了我上小学和高中时候去的书店,十年之间,由只卖书本再到书店内开咖啡馆兼卖文创产品,这期间虽没有北京那样的浓郁文化气息,但确实见证了整个产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出身十八线省会城市只有在商业区才有书店向人们开放。小学和高中都在商业区上学,所以从十年前书店上下二楼只卖书和教辅材料,再到二楼的提供免费Wi-Fi,“咖啡不好喝”的咖啡馆,一楼四分之一的面积大小的文创用品专柜,期间的变化都尽在我眼中。离家三年了,如今城市内不光光只有国营连锁的新华书店,也陆续出现了民营书店。盼啊盼,终于开到了家乡的西西弗书店,也有大学生只为大学生创立的乐读书社,还有因为央视而火却并没有多少客人的朗读者书店。
有人说传统媒体是夕阳产业,实体书店也连带着是夕阳产业,可是如今再看看有这么多人爱书,卖书,开书店,书店更应该利用互联网来宣传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被互联网所取代。今天的书店已与往昔不同,今夕的独立书店更像是人们的心灵寄托,文人墨客的情感归宿,像是个私立的小小图书馆一样,书店因为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也变得热闹了起来,为了方便人们生活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关于未来书店模式书中收录的书店老板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一些预测,我想未来书店,不光光是有主题的,能把看不见的文化变成触手可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人一种文化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不光光是有自己独特的氛围,书类丰富满足顾客需求的书店才有用处。
北京的书店我还没有去过,看过之后对北京的文化气氛欣然向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